序言漫天的雪花飞舞,转瞬之间已是一片银装素裹。然而大街上流转起舞的竟是一朵朵火红的玫瑰。那一对对幸福的人手中还握着一件东西—巧克力,同样象征着爱情。那一天,正是2月14日情人节。为什么巧克力能和玫瑰一起成为爱情的信物。是味道、颜色、包装?当时正苦于寻找研究课题的我们一时间浮想联翩。一番七嘴八舌后,大家决定研究巧克力与情人节起源的关系。这就是我们研究此课题的最初动机。但到了研究时,我们竟然一发不可收拾,研究了关于巧克力的历史、巧克力的文化、巧克力的制作和选购、巧克力与健康、巧克力的趣闻,还做了关于巧克力的问卷调查,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其商业状况进行分析报告。我们还为大家制作了巧克力的一些娱乐资讯。我们的分工明确:组长负责参加的各项活动,最后完成数据统计的工作;鲁艺和张欣完成史料的查找;魏勇翔、曹智毅、庾骏、夏峰负责完成调查表的工作,撰稿则由张欣完成。整个活动我们进行了①调查表的制作和初稿的设计、制作②资料的查找③调查表的填写、数据统计④市场调查⑤文稿的完成⑥最后审核几个阶段。走访了全市几乎所有的大商场和主要超市。与此同时,我们还得到了指导老师李代贵的大力支持,终于在2001年12月23日完成整篇报告。此研究与学术类的不同,体现出了新世纪生活化和休闲化的特征,整篇论文,读来轻松有趣,你也一定能体会到其中焕然一新的思想和无限的惬意。 历史板块巧克力的发展史 巧克力最初起源于中美洲,那里生长着根深叶茂、果实累累的可可树。1300年前,古代的印第安人把可可果磨成粉,与玉米粉、辣椒粉掺和在一起,制成略带苦涩味的面糊作为日常食品。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日常食品竟会对后世产生巨大的影响。关于可可如何被传到欧洲,既而又传到整个世界,据我们的调查,有两种说法:① 第一个发现巧克力的欧洲人,是“新大陆“的开辟者哥伦布,是他在1502年,从美洲归来后,将巧克力引见给斐迪南国王的朝廷。1522年,西班牙探险家DonCortes从阿兹台克贵族那里带回了可可种子。② 又一说为拿破仑看到可可豆后,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兴趣。于是,DonCortes抢了头功。 后来,西班牙人在可可里加进水和糖,熬成一种又香又甜的液体,这是最初的巧克力,并成为西班牙达官贵人最喜爱的饮料。可可的名声也逐渐传遍欧洲。起初巧克力的价格昂贵,是英民化的饮料,他们改用机械制作后使巧克力的价格降到普通老百姓可以购买的程度。1765年,美国建起一家巧克力工厂。1828年,荷兰一个化学家制成可可粉,“嚼食巧克力”便应运而生。20年后,瑞士人制成固体牛奶巧克力,成为现代巧克力的雏形。现在巧克力风行全球,成为具有十亿美元的大产业。巧克力与情人节的渊源“情人节”是一个属于朋友、更属于情人的日子。如今,就像过“圣诞节”的狂热一样,无数年轻人期待着即将到来的2月14日,因为这一天,不仅是表达浓情蜜意的最佳时刻,也是向心爱的人求婚的最佳时刻。关于“情人节”的来历,众说纷纭,以下摘录其一(来自新浪网): 传说古罗马时期,残暴的国王CLAUDIUS发动战争,罗马人民民不聊生,妻离子散。他还下令停止举办婚礼,所有的订婚立即取消。善良的牧师瓦伦丁(Valentine)得知此事黯然神伤。但当一对恋人找到他时,他仍然悄悄地为他们主持了婚礼仪式。这之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找到他,在他的祝福和祈祷中步入婚姻的殿堂。在罗马,所
漫天的雪花飞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