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课改心得.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课改心得】对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莆田八中邹荔娟 2006年秋季起,高中新课程改革在我们福建省全面拉开了序幕。经过一年多来的教学实践,我深感新课改后的老师们工作更忙碌了:他们在努力学习新课程理念,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力争最优化服务于学生。但是,新课程改革毕竟刚刚开始,对于我们的绝大部分老师来说仍然是一头雾水,普遍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困惑。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站在课改前沿的老师们存在的几点困惑以及我对这些困惑的思考:一、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教学模式是否与传统的截然不同?2006年6月,我有幸参加了福建省高中语文新课程研修培训班的学习。短暂的一周培训,除了几位课程专家给我们作了大量的通识培训外,还邀请了三位名师现场开课,供所有的培训老师观摩。听完后分组讨论,大家充分肯定了这些课例的优点,但有些老师提出困惑:“这就是新课改的课吗?似乎没有多少新的东西,我们以前也是这样做的嘛。”还有,在去年市级公开周的一次评课会上,莆二中的一位老师介绍说:她在教必修①第一单元现代诗歌时,先给学生讲现代诗歌的特点和如何鉴赏诗歌,接着让学生自读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并且质疑和指出自主鉴赏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再用两节课进行比较赏析和讨论交流。这样,不仅使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她同时也质疑:“我这样上课是在搞课改吗?”在以后的几次听课活动中,不断听到类似的说法。看来,我们的老师是在用“全新”目光看待新课改的语文教学,认为新课改的语文课应该是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截然不同的。那么,新课程改革的语文课堂教学真的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截然不同吗?其实,对于新课程改革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很难明确的,更不能套上一个固定的模式而称之为“新课改的语文教学模式”来推广,因为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方法或模式,根据《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要求都应该具有以下这些特征:“第一,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应该体现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并重;既要重视预设目标,又要重视可能出现的非预设性目标。第二,在教学内容上,不仅包含学科学习内容,而且要注意引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第三,在教学的方法上,注意多种方法在日常教学乃至一堂课中的结合使用。第四,在教学的呈现上,注意利用问题情境和现代教育技术,以吸引学生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第五,在教学的顺序上,遵循‘先学后讲’的次序。亦即先经过学生自主或合作性的学习、探究,教师再进行点拨。第六,在教学的组织上,尽可能多地利用师生、生生互动,加强合作与交流。第七,在教学评价上,采取多元、发展、综合性的评价标准,以学生的生成、发展、问题解决能力、自主性等高水平的学习结果作为评价依据。”由此观之,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学与传统教学并非截然不同,教师也不必用否定传统的“全新”目光看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革教学方法,积累了不少可以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扬光大的宝贵经验,如我们已经娴熟掌握的启发式、点拔式、讨论式等。更何况我们的语文教学有着优良传统,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广大语文教师的不懈努力而不断发展。如魏书生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六步教学法”,钱梦龙的“自习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的“四式教学法”,这些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着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为当前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提供丰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可以说,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对传统课程的革新与挑战。“热闹”吗?首先,我们对新课程改革理念下课堂教学的“热闹”要有个正确的认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一改以往教师“独霸”课堂而造成课堂死气沉沉的局面,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了,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动的接受知识了。譬如,我在指导学生总结语文第一模块的课文时,要求学生根据“必修1”有许多篇蕴含悲情的特点,从“悲情美”角度去赏读分析课文,分组研读,大胆讨论,各抒己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样,学生们既梳理了知识,又品尝了探究的乐趣;既积累了知识,又培养了审美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对于新课程改革理念下课堂教学的“热闹”我们不能简单看待,因为这种为学生创设良好自主学习情境的“热闹”,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审美能力,它反映了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的改进,即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教师教为课堂主宰者”转向“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从“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转向个性化教学模式,从教师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互动与对话。我们应大力提倡和推广这种扭转学生学习语文的被动局面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但在我们的现实教学实践中,往往会发现有些老师片面地追求课堂的“热闹”,让一些无效的学生活动冲击了

课改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xc6688
  • 文件大小303 KB
  • 时间20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