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案例与分析《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课标本六年级上册一篇科学小品文,去年和今年我两次执教这一课,经历了“语文味”的缺失与回归的历程。[案例描述]课例一师:老师这里有一组数据,请同学们读一读。(课件出示:据统计,1990年,全球人口为60亿,到2049年,将达到90亿,这将使地球不堪重负,因为地球上的资源只能养活80亿人口。)师:多么令人担忧的数据!能结合课文中的有关语句谈谈你的想法吗?生:“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人类这是恩将仇报,最后必将自取灭亡。师:还有哪些文字让你心情复杂、忧心忡忡?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师:我明白了,是由于地球的资源有限,而人们又不懂得珍惜地球母亲,引起了你的关注与愤慨,是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组令人担忧的图片吧。(课件出示一组生态灾难图片、影像资料)师:(课件出示:“人类生活的水资源……给人类带来严重威胁。”)读一读这段话。的确,地球的现状不容乐观,文章中的这两段话需要我们好好体会。这样吧,我建议以学习小组组成生态环境调查小组,可以交流查找到的资料,看看有什么新的收获。一会儿我们来交流。师:你发现了哪些新闻?有哪些新的体会?生:……师:孩子们,人类的贪婪与无知,使地球母亲伤痕累累,我仿佛听到她诉说内心的哀怨。听(课件出示课外资料,师朗读)【课例二】今年我又第二次带六年级,在去年的基础上也做了一些尝试(教师出示一组数据,并指名读后)师:多么令人担忧的数据!能结合课文中的有关语句谈谈你的想法吗?生:“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人类这是恩将仇报,最后必将自取灭亡。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生:我从“无私”、“慷慨”两个词中看出了地球母亲对人类的厚爱。师:好一个“对人类的厚爱”!你善于抓住关键词理解句子,很好。你能联系课外资料说说地球母亲是怎样“无私”、“慷慨”的吗?生:……师:联系课外资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同学们还读懂了什么?生:我从“不加节制”中读出了人类的自私与贪婪。“枯竭”这个词使我想象到了地球再也无力养活人类的伤痛,我很难过。师:好,带着这样的情感,反复读这句话。(生个别读、评读、竞赛读)师:还有哪些文字让你心情复杂、忧心忡忡?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师:我听出了你内心的愤慨。我们一起来看一组令人担忧的图片吧。(生浏览有关生态灾难的图片,谈感受)师: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读一读这段话。(课件出示“:人类生活的水资源……给人类带来严重威胁。”)(生读句子)师:大家注意到没有,这段话是怎样把几个意思连起来的?生:用了关联词。师:请运用课前预习找到的资料,学习这一段的写法,写一写人类是怎样给自身生存带来严重威胁的。[案例分析]课例一:“语文味”。语文教学应该体现“语文味”,重视人文性、思想性、工具性的和谐统一。教学一篇课
只有一个地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