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农业旅游(也为休闲观光农业)的一种重要类型,农家乐是指依托农村自然生态与环境资源、农村活动及农民生活资源,以原有乡村村落、民居建筑和乡村文化为载体,以农民家庭为基本接待单位,为城市游客提供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旅游项目。浙江在大城市近郊及景区外围成功地开发了数量众多的“农家乐特色村”,但因为对“农家乐”开发模式的动力机制和实现途径认识不足,阻碍了可持续发展。一、浙江“农家乐”旅游的发展状况浙江“农家乐”专业村大多位于城市近郊或风景名胜区的外围,以优美的农业景观、优越的生态环境、农家特色餐饮以及独特农耕文化为卖点,以相对较为低廉的收费价格吸引市民和过境游客前来消费。位于杭州市区和风景区腹地梅家坞茶文化村,以优美的茶园景观、富有茶乡特色的农家自然村落和独特的“龙井”茶文化,成为杭州市民休闲的和海内外旅杭游客的首选地之一;距离衢州市区35公里的柯城区七里乡黄土岭村,凭借“高山小气候、森林原生态、古朴农家屋和绿色高山(蔬)菜”,成为衢州市民和过境游客“春观山花、夏季避暑、秋尝野果、冬赏冰雪”的好去处,短短两年便发展成为“浙江省农家乐特色示范村”和“浙江省乡村旅游示范点”;杭州临安太湖源镇白沙村依托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凭借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生态优势,开展“农家乐”旅游开发,过境游客和休闲度假游客使当地农民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当前全省有各种类型的“农家乐”专业村1868个,接待游客1385万人次,,极大地促进了所在农村的社会、经济效应提升。在农村经济效益提升和农业旅游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下,几乎所有具备条件的地方都已经或正在准备进行“农家乐”旅游开发。但在开发的过程中对于动力机制和实现途径的认识不充分,“农家乐”旅游地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资源过度利用、生态环境受损、农业景观被破坏、经济收益外溢和乡村文化丧失等问题,甚至有的地方失去吸引力游客量下降而进行整顿或停止旅游接待,给当地的生态、社会、经济和产业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尽管当前旅游界和农业经济界对农业旅游及“农家乐”的开发研究有颇多著述,但对“农家乐”开发的动力机制及实现途径研究的深度不够,特别是对经济发达地区——浙江区域特色的“农家乐”开发模式及实证研究较为欠缺。如何在经济较为发达、民间资本活跃、市场需求旺盛和生态压力较大的浙江进行“农家乐”旅游开发,确保旅游地的资源和环境不受破坏,同时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协调社区及其它相关各方的利益关系,实现“农家乐”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二、浙江“农家乐”开发的动力机制结构模型所谓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是指推动旅游发展所必须的动力的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进这种作用机理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所构成的综合系统。研究浙江“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有利于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合理构筑和不断优化浙江及其它地区的“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动力系统,从而促进“农家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农家乐”旅游地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成功模式。据系统科学理论,运行机制是对特定系统而言的。按照系统的定义和本文对“农家乐”旅游内涵的表述,能够认为“农家乐”旅游发展动力机制是诱使、鼓励、引导各种行为主体行使以推动旅游经济系统持续稳定发展的各种力量的总和。它以一种持续均衡的方式为系统提供发展所需能量,是促使系统正常高效
2020年度农业旅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