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之词的鉴赏中国文学史上一直以唐诗宋词并举,是这个历史时期文学上最有成就的代表。词兴起于隋唐而极盛于两宋以其高超的艺术成就,与唐诗、元曲相互辉映,成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三大奇葩。序一、词的特点与名称(一)词的特点词原是配合隋唐以来燕乐而创作的歌辞。后来逐渐脱离音乐关系,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词曲本不相离,惟词以文言,曲以声言而。”(刘熙载《艺概》)隋唐时代的音乐有三个系统。“自唐天宝十三载(754),始诏法曲与胡部合奏,自此乐奏全失古法。以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者为宴(燕)乐。”——宋沈括《梦溪笔谈》雅乐是汉魏以前的古乐;清乐是清商曲的简称,大部分是汉魏六朝以来的“街陌谣讴”;燕乐结合“胡部新声”,是唐代通过欧亚大道的国际交往和同西域各民族大融合而在音乐上推出的重大创造,划出了一个新的音乐时代。词是“由乐以定词,依曲以定体”,它同近体诗在形式上有以下五点不同(词的特点):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调名,称为词调。每个词调“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各个不同。如《菩萨蛮》、《水调歌头》、《沁园春》、《忆秦娥》等。蝶恋花欧阳修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蝶恋花晏几道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张先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中国古诗词曲鉴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