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屑病治疗指南(2008版)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学组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学组在循证医学原则的指导下制定本治疗指南,力求规范银屑病的治疗,并将不断地根据临床研究的依据加以修改和完善。参加本指南制定的专家为:郑志忠、冯捷、杨雪琴、顾军、刘晓明、方栩、郑敏、潘祥龙、孙青。一、发病率与欧美等国家1%~2%的患病率相比,中国银屑病的患病率较低,%(1982年)。由于中国人口基数较大,故银屑病患者绝对数较多,且正在逐年增加。二、严重程度的分类在给银屑病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前,临床医师需要对银屑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一个简单界定银屑病严重程度的方法称为十分规则:即体表受累面积(BSA)>10%(10个手掌的面积)或银屑病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lO或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10即为重度银屑病。BSA<3%为轻度,3%~10%为中度。还要考虑皮损范围、部位、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等诸多因素。三、治疗原则银屑病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病情,延缓向全身发展的进程,减轻红斑、鳞屑、局部斑片增厚等症状,稳定病情,避免复发,尽量避免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过程中与患者沟通并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是治疗的重要环节。中、重度银屑病患者单一疗法效果不明显时,应给予联合、轮换或序贯治疗。遵循以下治疗原则:①正规:强调使用目前皮肤科学界公认的治疗药物和方法。②安全:各种治疗方法均应以确保患者的安全为首要,,长期应用对其健康有害的方法。③个体化: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全面考虑银屑病患者的病情、需求、耐受度、经济承受能力、既往治疗史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综合、合理地选择制定治疗方案。各型银屑病的治疗方案:①轻度银屑病:外用药治疗为主,可考虑光疗,必要时内用药治疗,但是必须考虑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②中重度银屑病:紫外线、光化学疗法、甲氨蝶呤、环孢素、维A酸类、生物制剂、联合治疗。③脓疱性银屑病:维A酸类、甲氨蝶呤、环孢素、光疗法/光化学疗法、生物制剂、支持治疗、联合疗法。④红皮病性银屑病:维A类、环孢素、甲氨蝶呤、生物制剂、支持治疗、联合疗法。⑤关节病性银屑病:非甾体类抗炎药、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环孢素、硫唑嘌呤、柳氮磺胺吡啶、生物制剂、支持治疗、联合治疗。四、银屑病的外用药治疗银屑病急性期宜用温和的保护剂和润肤剂;稳定期和消退期可用作用较强的药物,但应从低浓度开始。一般每天次。①润肤剂:凡士林、甘油、矿物油、尿素等。②角质促成剂:2%~5%煤焦油或糠馏油、5%~10%黑豆馏油、3%水杨酸、3%一5%硫磺、%%地蒽酚、%卡泊三醇软膏、5%鱼石脂。③角质松解剂:5%一10%水杨酸、10%雷琐辛、10%硫磺、20%尿素、5%一lo%孚L酸、%维A酸、10%~30%鱼石脂。④糖皮质激素:低效:%%醋酸氢化可的松、%~l%甲泼尼龙;中效:%丁酸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曲安奈德、%特戊酸氟美松、%糠酸莫米松;强效:%肤氢松、%戊酸倍他米松、%哈西奈德;特强效:%丙酸氯倍他索、%卤米松、%二氟拉松。⑤维A酸类:%%全反式维A酸、%异维A酸、
2008银屑病指南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