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教师职业保持诗意心境新密市白寨镇史沟希望小学张伟霞“我是一个普通的相乡村教师,不计报酬地为学生辅导,我周围的一些人,丢下教师职业去南方发展,成了大老板,而我依然过着清贫的日子……我这样做值得吗?我是不是很傻?”在当今社会,由于受拜金思想的影响,有这种想法的不乏其人,个别教师的意志开始动摇,他们开始迷茫,不知所措……而我要说,善待教师职业,保持诗意心境,我们便是天底下最快乐的人。作为教师,应该有“桃李满天下”的眼光和志气,要从眼前看到未来,从校内看到校外,从国内看到国外,不能只看到前面一座山,不能只看到头顶一片天,要看到山外山,天外天。三尺讲台,意义深远,它与孩子们的一生、与国家的前程,与人类的进步紧紧相连、息息相关,从这个角度来说,教育就是一首诗。我们要认真解读这首诗,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教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改进自己的不足,始终保持一种美妙而诗意的教育心境。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人之于教育,犹如花草之于自然,花草需要温暖与湿润,但经不起烘烤和水淹;儿童需要关爱和教育,但受不了逼迫与湿润;花草需要季节和等待,不能拔苗助长;孩子需要宽容和时间,不能急功近利。学生的成长需要一个周期,育人需要一定的周期,教师的工作又难以个人单独完成,难以在短期内见到成效,这些就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要有奉献精神。爱因斯坦曾说:“看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奉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去的了什么。”一位老教师说:“我为教育掏不出多少钱,但可以掏一颗心。”这虽是一句平常的话语,但却道出了老教师的心声——对教育的奉献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教师人格的真实写照。作为教师,我们要把心血全部都倾注到学生身上,真正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人到期颐亦不休。”奉献是一切高尚人的美德,教师要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只有富有奉献精神的教室,才能不断地充实、提高完善自己,使自己步入更壮美的人生境界。作为教师,我们要确立崇高的价值目标,自觉地将自己全部精力和感情投入其中并为之奋斗,在教育战线上实现自己的真正价值。诚然,教师的工作很辛苦。备课、讲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家访,还要挤时间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从清晨到深夜,几乎都在工作,没有多少时间料理自己的家务,没有多少精力照顾自己的孩子,别人下班了,可以清闲一会;教师下班了,常常还要在灯下继续工作,要不第二天就无法上台讲课,作业就无法按时发到学生手中,不在讲台上,谁知其中累!教师的心苦更甚于身苦,也许大家都有同
善待教师职业保持诗意心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