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案例用爱浇灌心灵的花朵渑池县仰韶镇西阳中学陈永超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多年的教育生涯,使我深深认识到问题学生是教育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也是我们老师们想方设法要努力处理好的。问题学生一般表现为思想品德不高、心理健康不全、行为习惯不良、学习成绩不佳等。究其原因,一是来自家庭,表现在父母的综合素质水平不足以指导、教育孩子,相互之间的沟通困难;父母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职责,疏于管教和关心孩子。二是来自社会,表现在社会不良风气的负面影响,导致青少年失去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教育自身存在的不完善的地方。问题学生的形成是多面、复杂和长期的,老师只有找到问题根源,认真分析,对症下药,才能成功转化问题学生。那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转化问题学生呢?一、爱心融化坚冰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的条件是什么?是优美的语言?是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但要有优美流畅的语言、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在教育转化工作中,教师要做到“眼勤、嘴勤、手勤、腿勤”深入班级,深入学生,用人格感化影响学生,对待问题学生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提高问题学生的道德觉悟和上进心,培养她们的是非观念,必须坚持正面诱导,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能够温暖一颗冰冷的心,能够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她们就会变的“亲其师而信其道”。去年我担任了七一班班主任。这个班有个叫陈文琪同学,她智力正常,但脾气古怪,情绪很不稳定。再加她父母很溺爱她,处处护着她,一旦违反学校常规,受到老师批评,家长就来学校大吵大闹,使这孩子做了错事不认错,胆子越来越大,遇到不称心的事就失态,目中无人,无缘无故打同学,班上很多同学被她打过。老师批评她,还强词奇理与你狡辩,这样既影响老师正常教学秩序,又影响其它同学的学习。所有的任课老师无不为之感到头疼。面对这样一个棘手的学生,我接过这个班后对这个学生我始终不挖苦、讽刺,不歧视、冷淡她。我苦思冥想,寻找工作的突破点,我发现她害怕孤独,于是一边找她谈心指出其不足之处,及时提出今后努力方向,并要求她友爱同学,一边教育全体学生要关心她、帮助她,还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耐心细致的男同学与她同桌。渐渐地她与同学和睦相处了。她犯了错误,我叫她写“说明书”写“心理病历”也能够做好事来弥补过失,然后向同学认错。发现她身上的闪光点循循诱导,培养她自尊心和自信心。她很好动,常常给人感觉是坐不直、站不稳的样子。那么我干脆来个以“动”激“动”启动她内心向上的活力。有一次,我在选拔参加校运会的运动员,她站在一旁看得很投入,我就问她是否要参加校运会,她点点头说“好的。”在电话征求父母同意,让该生参加校运会之后,她每天早晚都会刻苦锻炼。后来她又参加了学校的踢踺子比赛,她也很努力,在课间、午间都能积极练习。于是,我不断地提出一些易达目标让她去完成,由
师德师风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