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教学设计李萍《故宫》是小学S版语文六年级第十二册第五单的一篇精读课文。本课是一篇介绍北京名胜,展示古代建筑艺术辉煌,歌颂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能的文章。本文是一篇说明文,文章以导游词的形式展开,按一定的顺序,详略得当,教给学生学习说明的方法及说明文的写作特点,这样学生就会得心应手。本文让我们领略灿烂的中华文明,从而产生强烈的自豪感。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内容,积累语言,学习掌握生字词。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写作思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图示表示能力,体会文章思想感情。3、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以提高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把握课文的写作思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图示表示能力,体会文章思想感情。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以提高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教学准备:故宫建筑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北京市中心有一个东方最大的宫殿——故宫。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今天,我们和作者一起浏览一下这举世闻名的皇家宫殿。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交流(课文是按照“总起——分述——总结”的顺序行文的。) 3、按照“总起——分述——总结”的顺序试着分段。(交流) 三、深入学习课文。(一)学习课文的第一和第四部分。(略讲)1、默读,思考第一自然段讲了哪几层意思?(生答,教师小结:故宫的位置、名称、历史。) 2、读最后一段,思考:最后一段和中间两段有什么联系? (教师引导学生懂得:本文结尾段中的“故宫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和陈列与室内的珍贵文物”这一句话的建筑艺术和珍贵文物,分别是课文的第二和第三部分内容。) 3、有感情朗读这两段话。读出自豪之情。 4、小结这两部分在课文中的作用。(总起、总结)(二)学习课文的第二、三部分。 1、默读第2——9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1)、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画示意图。同桌交流示意图。(2)、小组读第二自然段,讨论段意。(这段写了故宫的最外面一圈的布局。护城河、城墙、城门。还总的介绍了远眺整个故宫,所看到的景象。) (3)、抓住句子中的数据谈体会。(4)、抓住重点词语谈体会。(玲珑奇巧、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过渡:抓住故宫“有大小宫殿70多座”这一语句,想想文中主要介绍了哪几座宫殿,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的? (5)、交流昨天完成的课后题二中题目。思考,课文重点介绍了什么宫殿?(太和殿是故宫的主殿——最大的殿堂,格外辉煌壮丽。) (6)、用相同的方法学习另外的宫殿。介绍清楚宫殿的布局、作用。小结:第二部分(2——9自然段)详细地描述了故宫的建筑。按空间顺叙来介绍的。主次分明,条理清楚。 2、齐读第10自然段。想象故宫中有哪些、怎样的珍贵文物、奇珍异宝?(让学生畅所欲言) 3、总结:2——10自然段分别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故宫?(学生自己总结,教师抽生交流,并引导学生总结出是:建筑和文物。) 四、总结。 1、读了课文,故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能用一个词语来赞美故宫吗? 2、总结:读了这篇课文,我们看到了一个历史的、艺术的、令人神往的故宫。正如大家所
故宫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