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做一名幸福教师”——教师读礼仪方面的书有感沿江小学杨超案例:班上有个学生叫张博文,胖乎乎的,能说会道,是个挺可爱的男孩。可是在学习方面她给人的感觉就没那么好了,上课时思想老是不能集中,做作业时动作很慢,老是磨蹭磨蹭,而且不肯动脑筋,回家作业经常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小组长每天都向我告状。于是,我找她谈话,希望她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她口头上答应得好好的了。可她就是勇于认错,坚决不改,她依然我行我素,毫无长进,每次我都要被她气晕了,我的心都快冷了,多少次想想还是算了吧,或许她是根“朽木”。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要尽最大的力量去转化她!我把心一横:不转化你,誓不罢休。她无进步,或许是她没有明确学习目的,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没有真正要做个她人喜欢的人的思想。为了转化她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我先让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好孩子的思想。于是我再找她谈话,谈话中:“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讨人喜欢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后来,她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她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她。使她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她。她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为了提高她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她,感化她,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跟她坐,目的是发挥同伴的力量。事前,我先对这个女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她,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她,督促她使其进步。这位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她。有时,这位同学也会显得不耐烦,说她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她说:要有耐心,慢慢来。后来,她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她,我还鼓励她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这位同学的帮助。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她自己的努力下,她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她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我感到由衷的高兴。我想,“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说得一点儿也没错,我们的孩子就需要用爱心和耐心去感化。案例分析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
教师教育学生案例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