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建置沿革此文原作于1988年,大部分内容被1993版《宁海县志》和1992版《宁海县地名志》选用。原文名《宁海县建置考》,今重新整理在这里,请宁海历史爱好者提出宝贵建议,完善宁海历史。夏禹八年(前2062年)七闽部落地是年,禹来到会稽(浙江绍兴)召集诸侯计功行赏,附近部落首领无不归降。夏王少康二十一年(前1892年)七闽部落地是年,越国建国在今绍兴市一带。周景王八年、越王允常元年(前537年)北部:越国地南部:七闽部落地周元王三年、越王句践二十四年(前473年)越国地周显王三十六年、越王无彊二十二年(前333年)楚国地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前222年)北部:会稽郡鄞县地南部:越族地南北分界从谭其骧历史地图册《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政二十五年:王翦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治吴县,今苏州市)。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北部:会稽郡鄞县地南部:闽中郡地汉王刘邦元年西楚霸王项羽元年(前206年)北部:西楚国会稽郡鄞县地南部:东越族地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北部:荆国会稽郡鄞县地南部:东越族地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北部:淮南国会稽郡鄞县地南部:东越族地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北部:吴国会稽郡鄞县地南部:东越族地汉惠帝三年东瓯王摇元年(公元前192年)北部:吴国会稽郡鄞县地南部:东瓯国地吕雉下诏复立摇为东海王,其范围西起仙霞岭,东至温州,北起台州,南至闽浙边界,建都东瓯(今浙江温州),号称东瓯王。汉朝把越国分为闽越、南海、东瓯等三个国家,意在分而治之,削弱立志复国的越国实力。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北部:江都国会稽郡鄞县地南部:东瓯国地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北部:江都国会稽郡鄞县地南部:闽越国地是年(汉武帝建元三年、南越武帝六十九年、闽越王郢十七年、东瓯王贞复二十五年、东瓯王望元年)夏季,吴世子刘驹鼓动闽越王郢兴兵复仇。闽越王从泉山迁回东冶,出兵进攻东瓯。七月,东瓯王贞复在海滩上与闽越大军拼杀,被乱枪刺杀,在位二十五年。世子望继位,派使者前往长安求救。汉武帝让庄助到会稽郡(今江苏省苏州市)调兵救助东瓯。八月,汉朝大军到达半途,闽越王郢撤围下海回国。东瓯王望担心再遭闽越围攻,向朝廷请求举国迁往中原。九月,汉武帝下诏同意。望率东瓯军民四万多人迁往江淮流域的庐江郡(今安徽省舒城县一带),被封为广武侯。是为西汉时代越人第二次大规模北迁。东瓯国十一世国王,历时一百九十六年,最终融入大汉王朝。闽越乘虚占领东瓯国地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北部:会稽郡鄞县地南部:闽越国地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扬州会稽郡东部都尉鄞县地是年,汉灭闽越国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在全国置朔方、冀、扬等十三州。会稽郡属扬州,郡设东部都尉于今今台州市椒江区章安镇。阳朔元年(公元前24年),会稽郡东部都尉迁治所于鄞县,不久又迁治于句章县。汉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北部:扬州会稽郡东部都尉鄞县地南部:扬州会稽郡东部都尉回浦县地据《吴地记》“其后遗人往往渐出,始元二年,乃以其地为回浦县。”《晋太康记》曰:“本鄞县南之回浦乡”。即在西汉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时,析鄞县南部的回浦乡,设立回浦县,属会稽郡。并将东瓯地划入回浦,所辖之地相当于今台州、温州、处州及福建北部的一部分。王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北部:扬州会稽郡东部都尉谨县地南部:扬州会稽郡东部都尉回浦
宁海县建置沿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