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丢丢的奇遇》导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发现书的基本信息及内容和形式的特点,激发学生读课外读物《乌丢丢的奇遇》的兴趣。引导学生边读书边思考,注重了解“奇遇”类书籍在人物设置、环境营造和情节发展方面的特点,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作兴趣。养成阅读、勾画、摘录的看书习惯,随时与好朋友分享读书的感受。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不断发现书籍的内容及特色,抓住人物、情节了解“奇遇”。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诗文童话的写作方法,体会花环诗歌对于叙述和抒情的作用。准备活动:师生准备书籍,教师设计多媒体课件及微课资源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读书的话题。你们喜欢读书吗?(学生应答)大家的喜欢表现在开心的呐喊里,而我更喜欢这样表达:(出示:我喜欢读书,它能带我领略美丽的风景。我喜欢读书,它能让我认识许多朋友。)你能用这样的句子说说吗?(学生尝试表达。)看来读书不仅能读到有趣的故事,还能让我们变成诗人。今天,我就要给大家介绍一本既有故事、又有诗歌的好书,题目叫——《乌丢丢的奇遇》。(板书题目)二、读书的发现之旅1、从书的题目就可以发现这本书很有趣。(引导学生关注“奇遇”)看来一个叫乌丢丢的孩子,会有许多奇妙的经历。这本书有名,是著名作家金波爷爷的作品,人们称他“美的向导,爱的使者”。还没有打开书去读,你就可以发现了!看看这本书不同的版本,你发现“爱与美”的痕迹了吗?(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封面,了解人物特色,猜测故事情节。)(图1:乌丢丢会遇到喜欢的小女孩,即使他们一个是木偶,一个是套娃。图2:即使乌丢丢曾经只是一只小脚丫,他也在不停地跳跃,让我们认识到一个开心快乐,不断寻找与探索的小家伙。图3:即使成为了只有一只脚的独脚大侠,他也一直在微笑,让他身边的人和事物也开心起来。)2、像这样有趣的书有很多呢!比如《木偶奇遇记》《小布头奇遇记》《魔笛奇遇记》,都是写给小孩子看的。看看封面就知道“奇遇”了!(图1:木偶活了,说谎变成长鼻子。图2:小布头误入丛林,会遇到凶猛的老虎、和善的长颈鹿,但是也会被老鹰抓到天上去。)图3:一个喜欢滑板的男孩,拥有一支具有魔力的笛子,也许他要保护那位看起来有点呆呆的朋友,连大熊猫都加入到他的队伍中去了。)这些描写“奇遇”的书,或者有奇特的人物,或者有奇异的环境,或者有奇妙的情节。看着这样的书,会带给我们什么呢?(引导学生了解童话的世界,渴望神奇,充满幻想,培养爱心。)那就让我们赶快走进这本书吧!3、到底书里有怎样的奇遇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要大概了解内容,看目录最快!(出示目录)自己读读,发现“奇遇”中奇特的人物、地方、故事了吗?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说一说。(学生结合目录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适当“剧透”,引导学生认识其中的人物,了解只要关系,引发进一步阅读的兴趣。)4、有人曾经评价这本书,说它趣味与哲理并存,每读一个故事,都会有深刻的体会。老师读过之后,找到了自己认为值得思考和回味的地方,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请大家安静默读,看看哪个故事会让你特别感兴趣!(出示与章节题目对应的哲理感悟,带领学生初步感知。)第一章神秘的小脚印(我的答案就在我的想象中。)第二章小脚丫从哪里来(这是最奇特的舞蹈。)第三章认识了“诗篓子”(灵感是甜甜的吗?)第四章孩子的情话(当你心中感到温暖的时候,你就得到了快乐。)第五章我的名字叫可人(他俩也觉得有秘密是
《乌丢丢的奇遇》导读课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