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清洁、气密性 : 安装室内机→决定配管尺寸→临时安装管道→氮气置换→钎焊→吹净→气密实验→真空干燥 (大金的要求)注意事项:⑴冷媒管过薄易引起管道破裂(管内压力大),且在弯管时易造成折皱。⑵长配管可以选用盘铜管(,),尽可能减少焊接的地方。具体视市场情况而定。⑶分支接头、分支端管应该放在可以打开检修的吊顶夹层内。⑴管子送到现场,无论直管还是盘管,均要注意不要变形、折弯,两端口必须加盖盖子。⑵配管安装连接时,如不能及时与室内外机相连,必须进行封口。(建议使用焊封法,不要使用捆扎法及加盖封口的方法,捆扎法及加盖封口的方法都不安全)⑶在配管排管施工过程中,端口必须加盖并用塑料袋包裹好。(特别是在穿保温套,穿墙时)⑴选用分支接头还是分支端管,根室内机的布局来定。⑵配管的安装是从离室外机最远的室内机开始。(满足室内机上的气液管的管径)⑶根据下游侧的室内机的总容量来选择分支接头的规格。⑷分支接头之间的配管管径,由下游侧的室内机总容量来选定。(该管径不能超过室外机的气液管的管径)⑸室外机与第一分支接头之间的配管管径与室外机上的配管管径相一致。⑹做好记录。(记录好气管、液管的管径及长度,以备将来补充冷剂用). 配管与分支接头的连接(接头)⑴在分支接头上割出所要的管径尺寸。(切割在该管径的中心部位进行)⑵分支接头可垂直安装或水平安装(可±30º)。⑶切断部位要注意清除毛刺和金属粉末。⑷分支接头出入口侧要有500mm以上的直配管。⑸分支接头与配管的连接采用焊接。b. 配管与分支端管的连接⑴分支端管上割出所要的管径尺寸。(切割在该管径的中心部位进行)⑵当连接的室内机的台数少于分支端管的支管数时,不用的支管应安装闭锁管。⑶分支端管只允许水平安装,不允许垂直安装。⑷切断部位要注意清除毛刺和金属粉末。⑸分支端管的吊架要根据保温后的挂钩来设计。⑹分支端管的出入口侧也需有500mm以上的直配管。⑺分支端管各支管与配管的连接也是采用焊接。⑴氮气钢瓶安装减压阀。⑵用耐压软管连接减压阀与表式分流器。⑶再用两根耐压软管,一根连接室外机的液管与表式分流器;另一根一头连接室外机的气管,另一头管口空着。⑷用手掌按住此空着的管口,打开氮气瓶的总阀门,使经过减压后的氮气压力升至5kg/cm2。⑸快速拿开按住管口的绝缘物,使氮气快速从管口喷出,这就是一次冲刷。⑹管口放置一块干净的布,氮气喷在布上,可以发现随高速氮气带出的脏物,有时还会发现布有些潮湿,表明管内有水分。⑺再用手掌按住管子,管内氮气压力再次升高,,再次进行冲洗。反复冲洗,直至无物,潮湿也不再出现。⑻所用的气体只能是氮气,不能用其他气体。(制冷剂或二氧化碳会冷凝,氧气会爆炸)⑴对系统从液侧、气侧慢慢地进行加压:注:充压24小时时如果加压时的气温与观察时的气温不同时,每1℃,应该按下式修正压力值: 修正压力值=(加压时的温度―观察时的温度)×⑵如有压力降的检查方法:a. 常规的检查:b. 特殊检查Ⅰ.将氮气放至3kg/cm2处。Ⅱ.加冷媒(R22)至5kg/cm2处(即氮气与冷媒混合)。Ⅲ.利用卤素式探测机、烷烃(石油气)探测仪、电子探测机等作检查。Ⅳ.发现不了时,继续加压到28kg/cm2再度检查。(不应超过28kg/cm2)注:管道过长时,应分段检查。⑶气密试验结束后,保留室外机液管侧的压力表,系统仍保持28kg/cm2的压力。(为了防止气密性是否受到损坏) ⑴首先从配管中放出加压用的氮气。在室外机的气、液两侧截止阀的备用口处,用耐压软管连接表式分流器、真空泵。⑵使用真空良好(–775mHg以下、排气量大(40L/min以上)的真空泵。⑶室外机不参加抽真空,因此切勿打开室外机气侧、液侧的截止阀。⑷抽真空度为–775mHg,抽真空时间为2~3h。若抽3h以上还达不到–775mHg时,检查漏气处。⑸抽真空完成,真空度达到–775mHg,先关闭表式分流器全部阀门,再关闭真空泵。⑴计算制冷剂追加量:根据冷媒管安装施工过程中记录的液管管径及长度,再利用公式计算。⑵制冷剂充注方式:a. 气体注入法:充注时应开机。冷媒瓶应竖起充注。b. 液体注入法:充注时不允许开机,防止液击。非共沸制冷剂只允许液态充注。冷媒瓶应卧放或颠倒竖放(除虹吸瓶外)。⑴冷媒管如不保温的后果a. 冷量会通过铜管大量流失
大金空调安装工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