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有一种伤害叫陪着孩子.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有一种伤害叫“陪着孩子”当我们放下所有的要求、控制、评价,只是单纯看见对方当下的样子,当下的感受,并愿意和这个真实的人在一起,分享时光,这就是真正的陪伴。1陪伴不只是陪着记得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当时的师傅王姐跟我说,有了孩子呀,你就甭想着自己的生活,尤其孩子上学以后,就要一直陪着,直到孩子上大学为止。当时我还是个小姑娘,对养孩子这件事情没有什么概念。印象最深刻的是,每次去她家的时候,总能看到这样一幕,晚饭后,王姐搬着凳子坐在儿子书桌90度的位置,盯着儿子,儿子耷拉着头伏在桌上写作业,懒洋洋很不自在的样子。“你磨蹭啥呢?赶紧写啊?”王姐时不时吼一嗓子,儿子稍有反抗,马上开启唠叨模式,“你看谁谁谁……”当时的我,一直想不通,这样就叫做陪孩子吗?王姐背地里总会跟我抱怨,说自己为陪孩子付出了多少,牺牲了多少……多年以后,我从以前的同事那里听说,王姐的儿子初中没毕业就死活不上学了,甚至离家出走,王姐为此哭了一场又一场,孩子也终究没有走上她所期望的成才之路。我们小区有个全职妈妈,经常看到她一个人带着女儿在外面玩儿,每次看到她的时候,都见她躲在一旁,低头看着手机,女儿在一旁自己玩儿,母女俩之间几乎没有交流。女孩婷婷今年六岁了,跟同龄的孩子比起来显得很安静,不太合群,一个人在角落里静静地玩儿,时不时看向妈妈的方向,生怕妈妈离开一样……这些场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很多父母以为,只要在孩子身边陪着就是陪伴,哪怕是拿着手机,心不在焉的跟孩子说话,或者就是看着孩子……其实这都不是真正的陪伴,甚至可以视为无效的陪伴。低质量的陪伴对孩子来讲,是一种伤害。2没有回应的陪伴就不会有爱的链接作为父母,我们曾一度认为,父母尤其是母亲陪伴孩子的时间越长,孩子未来会越幸福。然而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对于3-11岁的孩子,父母参与度过低的陪伴,反而会给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孩子的内心极其的敏感和脆弱,客体关系心理学讲到,即便是婴儿,已经能对养育者的心理活动以及情绪保持极其敏感的感知能力,他们能够透过抚养者的表情、声音、肢体动作,来感知养育者的内在状态。在与父母互动的过程中,孩子需要的是积极的回应,如果这种回应是被动的或者只是敷衍了事,那么父母孩子之间的链接是无法建立起来的,没有链接就没有流动的爱。如我们小区那个女孩婷婷,她们家里有专门做饭做家务的保姆,她的妈妈只需负责孩子的健康成长。但是她却认为,只要孩子在她的视线监控范围之内,不出意外就可以了。所以,尽管婷婷在妈妈的全程陪护之下,按理说应该发展成阳光快乐的孩子,然而事实上,婷婷却是孤独而忧郁。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而患得患失,郁郁寡欢,没有自信,遇事也会消极处理。与孩子在一起,哪怕只是眼神的交流,或与孩子简单的几句对话,或是和孩子玩耍片刻,都会让孩子感受到母亲的关注,这会给孩子内心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和安全感。父母的参与度,其实就是对孩子的接纳和尊重度,是爱孩子的最高体现。3如果做不到放下期待,陪伴就没有意义了每个父母都想做好父母,从教育理念上来讲,我们这代父母要比我们的父辈在认知层面上了解得更多。很多读者给我留言,说自己曾经是留守儿童,从小饱受“亲子中断”的痛苦,现在绝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跟父母分开。有的读者说到儿时经常被父亲打骂,以后绝不能动用暴力对待自己的孩子。还有的读者说,小时候父母工作忙,从来没有关心过自己的学习,

有一种伤害叫陪着孩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xc6688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0-03-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