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堤情思烈日下~一群少年赤着双脚奔跑着~大路的两旁没有一棵树~没有一丝路荫~滚烫的路面烫的双脚有些不敢着地~但又不敢向路边跑~那里荆棘满地~只好一路狂奔~到了河边~便一头扎进河里~久久不愿出来~到日头偏西~才肯回家。其中有个少年就是曾经的我~这条河就是我少年时代的金堤河。金堤河是我的母亲河~什么时候有的金堤河~我不知道~只是听老人说~秦始皇跑马修金堤~这金堤保着北京城~如果金堤决口~往北一下子就能淹了北京城。我长大后才知道~这大概是个传说~秦始皇不会跑马来决定金堤的修筑~但我对金堤决口能淹到北京城是深信不疑的。金堤河在我故乡北边一公里的地方~蜿蜒东流。童年记忆里~永远是碧波荡漾~清水长流。我姥姥家就在金堤河北岸的窟窿石~现在叫空石~离古运河边的古镇张秋镇不远。这个村名是有一些来历的~相传~古时候~有一个皇帝微服私访~骑马在这里路过~沿路风景优美~皇帝大概也比较高兴~信马由缰~马跑的比较快~有个小姑娘在路边玩耍~被狂奔的马不小心踏在蹄下~当场伤命~皇帝赶忙勒缰下马~不由自主地叫了声:“唉呀~我的儿啊:”皇帝是金口玉言呀~既然叫儿~那这孩子当然应该是皇姑了~于是这孩子便以皇姑的身份下葬~埋葬的地方便叫皇姑冢~至今有遗迹。皇帝不是凡人~下马时踩的石头上留下了一个深深的脚印~形成了一个脚印形的洞~当地的老百姓便把这里叫做窟窿石~时间长了~便叫成了空石~在我小时候还曾见过那块石头~不知现在还有没有,小时候~我常常跟父母到姥姥家去~冬春时节是金堤河的枯水期~河水安稳地归拢在河槽里~河上有一座石拱桥~一个大拱~两个小拱~大约十来米长~三四米宽~刚刚能够通过一辆马拉的大车~也刚刚能够盖住河槽~是南北两岸群众生产生活交往的要道。春节串亲戚或者到张秋镇去赶集~我们都要从那座石桥上过。那时河水也不多~河道里有许多被隔开的水潭~冬季里结上一层厚厚的冰。平时~大人们是禁止我们自己到金堤河里玩耍的。但我和伙伴们却常常偷偷到河里去玩~趴在冰面上~透过晶莹剔透的冰面~我们能看到底的碧绿的水草和轻轻游动的小鱼儿。夏秋季节~是金堤河的汛期~金堤河的北岸~大堤上栽着一排排的柳树~柳树是不怕淹的~河水一涨~柳树便淹了大半部分~有的只留下树梢~同时也淹没了石桥~来来往往就要靠船了。船也只有小木船~顶多一次能过十几个人~好在水流的并不急~船行的也比较平稳~南边小堤比北边的金堤矮的多~大概只有金堤的一半高~据说如果河水实在太大~就扒开往南淹~在确保北边的金堤的安全~我想大概是为了保护北京城吧~但至今也没有扒开过一次。这时候在金堤河岸边~常常会有人把捕到鱼摆到路口来卖~那时有种叫白参条的~大约有一寸多长~也就两毛钱一斤~有时父亲会给我们买两斤~然后糟着吃~或者用油一炸~再熬鱼汤~那便是难得的美味佳肴。那时经济紧张~花钱买鱼的时候不多。最高兴的时候是暮秋时节~金堤河水很少~几乎快要断流的时候~水不多~但鱼却不少~到翻坑的时候~鱼儿都被混浊的水呛得只往水面上跑。这时候不多~时间也不长~常常就一晌的工夫~往往又赶到农忙时节~大人们是没空去逮鱼的~只有大大小小的孩子们~那时有专门捕鱼工具的人不多~大多是有筛子~箩筐~脸盆。记得有一次~那时大概也就是七八岁吧~听说北河里,金堤河因为在我们村北~所以我们都叫她北河,出鱼了~但是爸爸和哥哥都没在家~眼看吃鱼的机会没有了~我一时性起~便拿起家里的一个铁筛子一路狂奔
金堤情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