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上期学生成长档案计划高明中学2014年8月2013—2014学年度上期学生成长档案计划一、建档对象: 从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起,在七、八、九年级学生中继续完善“学生成长档案袋”。 二、价值取向: 档案袋评定是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属于质性评价范式,是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所体现的价值取向为: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学生成长档案袋”给每个学生提供创造、表现、欣赏成功的机会,是根据已知标准对学生成果的质性评价、证明。它立足于面向全体,因材施评,每个学生都可以用这些标准来观察、审视自己的成果,促使学生自身发展,张扬个性。 促进学生全面地发展。“档案袋”不仅关注学业成绩,更关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采用质性评价、阐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以及自我评价等方式,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动态,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多方面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地发展。 促进学生持续地发展。“档案袋”是把学生的发展作为一个持续的过程来看待,它允许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评价,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发展负责,特别是感受自己的不断成长与进步,培养自信心,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持续发展。 三、构成内容: 学生成长档案袋也可称之为“素质教育袋”。可以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材料袋。档案袋涉及的内容可以很广泛,它的构成为: 1、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达成度情况。它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审美与表现等方面。 2、学生学科学习目标达成度情况。它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和价值观等项目。 3、学生在某一方面进步和成绩情况。它包括学生自己、家长和教师认为可以反映努力程度、进步过程和素质提高的相关材料。 四、操作流程: (一)准备工作阶段。1、组织准备。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实施方案》工作组。组长:时荣森副组长:唐林州杨付根成员:七、八、九年级班主任、任课教师 2、业务培训。构思建档形式,拟订工作制度、评价考核条例。对工作组成员进行专题培训。(二)方案实施阶段 1、积累档案材料。按照“档案袋”的构成内容和评价原则,组织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动手实践、合作学习、师生互动,并且及时评价学生学习、努力过程与进步程度,积累某一阶段的评价材料。 2、及时整理筛选。按一个阶段或一项学习、生活主题积累收集到的材料、获得的信息、成果,师生协商整理筛选后,保留在档案袋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3、引导家长参与。教师发动和引导家长配合学校,对孩子在家庭的学习、生活成长内容情况评价资料即时收集、编排、保存,并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具体介入。 4、定期展示交流。在“方案”的实施操作过程中,学校要为教师、学生、家长创设相互交流、沟通的机会,定期组织专题研讨、成果展示活动,加强彼此间的探讨与合作,不断提高“档案袋”的评价质量。 (三)结果处理阶段 1、分析与评价。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构建的“成长档案袋”中的材料进行分析、评议,提高自评、互评的能力。还要引导学生适时反思自己成长的情况,总结取得成长的原因,反思自己的不足
成长档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