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某项目的结构专业优化设计心得.doc吉首某项目的结构专业优化设计心得摘要:优化项目原结构设计的不合理性,尽量增加建设单位的使用与销售面积,在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建设成本。关键词:历史遗留工程;结构设计优化;结构型式及布置优化;新型材料中图分类号:TU3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60138-02 1项目概况 2001年,受某建设单位委托,对一个历史遗留工程进行结构优化设计,现将设计心得记录如下。本项目所在地吉首,2008年因故停工。四栋高层建筑,分别为D、E1、E2及H栋。D栋为地下两层、地面以上为25层的高层建筑,;E1、E2为地下两层、地面以上为28层高层建筑,;H栋为地下两层、地面以上25层高层建筑,。,,。 D栋建筑带五层裙房(其中第五层原设计为一个转换夹层),其余三栋建筑均带三层裙房(其中三层原设计为一个转换夹层),裙房做商业用途,裙房以上为住宅。四栋建筑结构均为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均在裙房顶转换,均属高位转换。项目所在地吉首抗震设防烈度小于六度。 D栋原来已经施工到第五层(夹层),E1栋原已施工到转换层以上一层(第四层),E2栋原非塔楼部分已经施工到第四层,塔楼部分施工到地面一层。H栋西单元施工到转换层以上部分(第四层),余下两个单元施工到地面一层。优化前项目现状见图1、图2及图3; 2原设计不足 、E2及H栋的第三层(夹层),,本层变成了一个死层,即不能正常使用,也不方便检修(见现场照片图2)。出现这个情况的原因是:1)转换梁最小受剪截面超限时(《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本项目均采用2002版旧规,以下不赘述),转换梁高度增加太大。2)人为放大较多。裙房部分剖面图见图4; ,不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此条规定:框支梁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梁上、%。此条是强条。估计是人为放大截面后,忽略了最小配筋率要求。 、E2及H栋夹层(转换层),~,出现大量的短柱,。 ,但上部结构剪力墙布置过多,位移角最大值1/4300*h,远小于《高规》*h要求;1)导致建筑上部结构刚度过大,转换层上部与下部结构的侧移刚度比不满足《高规》;本条规定:底部大空间层数大于1层时,其转换层上部与下部结构的等效侧向刚度比re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2。当转换层设置在3层及3层以上时,其楼层侧向刚度尚不应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风度的60%。 2)导致含钢量太高。D栋裙房以上部分结构布置平面图见图5; ,;,隔墙荷载容重取值过大。 ,梁柱箍筋均用HPB235(Ⅰ级钢),剪力墙水平及竖向分布筋和楼板钢筋均采用HPB235(Ⅰ级钢),梁柱纵筋均采用HRB335(
吉首某项目的结构专业优化设计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