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doc科学管理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信息化建设是团队工作作为一所专科三甲医院,泰心医院和众多综合医院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部署并不一样,其更注重于信息系统的纵向深度建设。谈到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规划,董军副院长认为信息化规划不仅仅是院长的事,而是整个医院团队的工作。现在很多院长的思路取决于国内或者国际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的模式,然后借鉴到自己医院中来。但事实上,如果不加调整而原样照搬一个信息系统的话,肯定会存在诸多不适合医院现状和使用习惯的弊端。“所以任何一个医院在进行信息系统的规划时,要确定为什么要部署信息系统,这是首先需要明确的。然后要确定部署信息系统要达到什么目的,最后再综合考虑软件产品的本身,使其能将决策层的理想和目标都达到。”董军副院长说,“这些是医院引进信息系统之前都要去考虑的。”除了这些最基本的考虑,董军副院长指出,一个完善的规划和出色的实施需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规划要基于完善的管理。发达国家在标准的制定上相对完善,其医院管理也有发展中国家所不及的优势,所以发达国家的医院在此基础上利用信息的手段来实现医院的流程化、规范化才会显得驾轻就熟。而如果一个行业本身就没有标准,医院的管理基础很差,却想通过信息系统来改变现状,这是很难做到的,这也是我们国内医院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二,科学的规划要有一支完备的队伍。“现在的医院普遍存在一个问题,一旦院长决定进行信息化建设,所有的医务工作者都不参与,唯独信息工程人员忙前忙后。”董军副院长说。其实,信息工程人员或许精于编程,但其更重要的职责在于将院长、医务人员的思想、思路通过计算机的手段展现出来,若将信息工程人员当作管理人员对待,将医院管理的任务交付到信息中心,无疑是不合理的。第三,信息化建设不能缺少领导层。因为领导层处于决策层,其推动信息化规划与建设的力度是关键性的。作为顶层,必须要有一个完整、全盘的规划蓝图,在建设之初就预见到最终的目标和效果,这样才能避免重复建设。第四,应用层完善信息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末端,是作为应用层的广大医护人员,他们按照计算机的设计如实地操作系统,有利于信息工程人员收集临床需求,从而对信息系统进行更新和改进。“说到底,信息化建设不完全是信息工程人员的事情,而是全员共同来做的一个工作。”董军副院长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我们要把信息理解成一种管理,一种工具。当自身的管理达到一定的水平,又能够轻松地驾驭这个工具,才能产生大量的医疗信息数据,才能将信息化再次提升,使其成为决策和支持系统,这才是信息化的更深层次的内涵。”按照董军副院长的见解,任何一所医院在信息化建设规划时都要回到原点——明确信息化的最终目标。要有一个全盘的基础规划、一支非常完善的队伍、真正将数据变成有价值的信息。因为信息系统最终要发展成管理系统,或者说是临床的诊疗、决策、支持的系统,如果仅仅是建设一个系统上线,那就是为信息化而信息化,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就不可能做好。信息化建设要满足三个群体的需求“任何一家医院部署信息系统时都要考虑三个群体的需求,即领导层、医护人员和患者。”董军副院长说,“站在院长的角度,信息系统可以协助其实现对医院的管理和控制,并辅助其决策。将庞杂的数据变成信息,最后进行分析与挖掘,这就是作为医院领导层的需求。”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信息化能带给他的便利就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安全质量;从患者的角度来看,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
科学管理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