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考研政治背诵笔记精华版.docx


文档分类:研究生考试 | 页数:约5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个人意见:政治考研复习针对选择题专项复习,对主观题的复习还要把握考前机构预测的大题,这样才能事半功倍2016年考研政治经典复习成功在于坚持,优秀是种习惯马克思主义哲学序论1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科学社会主义。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社会化大生产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4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性。5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阶级性、实践性。6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7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8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9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唯物论10哲学重大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自然界和精神)的关系问题。1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第一,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划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派别;第二,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划分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12一元论:包括唯心主义一元论、旧唯物主义一元论和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13二元论:认为物质和精神是平行的,同为世界的本原,但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关于各种派别的言论,此处不列出,请参见我编写的《哲学派别言论汇总》,博客上有)14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金木水火土元气)中寻找世界的本原。15近代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在解释世界物质本原时,以自然科学为依据,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及其某种属性作为世界的本原。近代唯物主义的历史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16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而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17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比如牛顿)。18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看不到实践的重要性。19主观唯心主义的主要特征:把主观精神(人的)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20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特征: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上帝、理、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绝对精神等)视为独立自成的客观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21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22割裂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导致形而上学或者唯心主义。23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一是指事物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没有发生某种特定的运动;二是指事物处于量变阶段而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2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第一,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局部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第二,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不显著的变化,是运动过程中的某种稳定状态。第三,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第四,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25时空的特性:时间具有一维性,空间具有三维性;时空都是客观的;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时空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26反对绝对论时空观,坚持相对论时空观:绝对论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的存在及物质的运动状态是没有联系的,时间和空间也是互不相关的。而相对论时空观指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是密切联系的,它们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关,与物质本身的分布也有关,并且时间和空间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的。27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动物或者机器人没有实践能力(人故意咬狗)。28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现实性即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即目的性、社会历史性即社会制约性。29实践的物质性的表现:①构成实践活动的要素,即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是客观的;②实践的结果是客观的;③实践的水平与发展都受到客观手段和规律的支配。30实践最首要的特点:直接现实性。31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32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实践。33实践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34实践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限定和超越的关系。35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区别:自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之外的客观存在(原始森林);人类世界和人的活动不可分离。36人与自然的关系(分析点)(1)人类的实践活动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分化与统一的基础。(2)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3)人遵循自然规律改造自然界。37社会的实践本质,即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社会关系产生的根源;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38意识的本质:不是人脑的产物,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39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即对客观世界改造的反作用。40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点)(1)原理内容:区别:物质是客观存在,意识是主观存在;物质是根源,意识是派生;物质不能代替意识,意识不能代替物质。联系

考研政治背诵笔记精华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