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间接凝集实验报告.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篇一:直接凝集反应实验报告免疫学·直接凝集反应实验报告实验一:玻片凝集实验实验原理:颗粒性抗原(细菌、红细胞等)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在适量电解质(%nacl)存在的条件下出现凝集现象,称为凝集反应。凝集反应的方法有两种:①直接法;②间接法。颗粒性抗原(如完整的细菌或细胞)与相应抗体在体外直接结合而出现的凝集反应,称为直接凝集反应。如玻片凝集反应和试管凝集反应。将可溶性抗原预先吸附于一种与免疫无关的颗粒性载体表面,然后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出现凝集现象,称为间接凝集反应。如rf因子检测玻片凝集试验是使用已知抗体与未知颗粒性抗原在玻片上直接结合而出现的凝集反应。此类反应较简单迅速,常见于抗原或抗体的定性检测。本次实验使用玻片凝集试验的原理进行人类abo血型的鉴定。abo血型系统是按照血液中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分子来命名的。人类abo血型抗原有两种:a抗原和b抗原。a型血红细胞表面具有a型抗原,血液中具有抗b抗体;b型血红细胞表面具有b型抗原,血液中具有抗a抗体;ab型血红细胞表面具有a抗原和b抗原,血液中不具有抗a、b抗体;o型血红细胞表面不具有a、b抗体,但血液中含有抗a、b抗体。若用已知的抗a血清和抗b血清与受试者红细胞上的相应抗原结合,即可引起红细胞凝集,根据凝集反应结果便可判断出受试者的血型。实验方法:(1)取洁净载玻片一张,用马克笔分为两格并注明a、b分区。(2)倒置标准抗血清试剂瓶,悬空轻挤出抗a血清一滴,滴在a区内;同法在b区内滴加抗b血清一滴。(3)使用消毒液对左手无名指进行消毒,待消毒液自然干燥后,使用无菌三棱采血针快速刺破手指。(4)用木棒的两端取血,分别在抗a血清和抗b血清中搅拌均匀。(5)用无菌棉棒压迫手指止血。(6)静置玻片数分钟后,观察红细胞凝集反应结果。实验结果:结果分析:实验二:试管凝集实验实验原理:试管凝集反应是在试管内将待检血清对倍稀释后,加入等量的已知颗粒性抗原与待检血清混合,然后观察试管内有无凝集快出现。如出现凝集块者为阳性反应。混合后仍均匀浑浊,无凝集块出现者为阴性反应。根据血清凝集效价判定待检血清中相应抗体的含量。即在试管内用已知颗粒性抗原检测未知抗体的相对含量的半定量试验。本次实验是以定量的伤寒杆菌为抗原,根据是否发生凝集反应来检测血清中是否含有对应的抗体;根据各试管凝集程度的不同,来判断抗体的效价。实验方法:(1)取试管6支,用马克笔进行标记,依次放入试管架中。(2),。,用吸管将它与生理盐水吹打混匀后,;再将第二只试管的液体吹打混匀,,其余各管依次按照上述步骤将血清对倍稀释。至第五支试管时,将试剂混匀后,。是第六支试管不含伤寒免疫血清,作为实验的阴性对照管。。(3)轻摇试管架,混匀试管内液体,56℃水浴1小时后,观察实验结果。实验结果:(1)对照组:即第六支试管,上清液浑浊,管底可有沉淀的细菌,轻摇后分散呈均匀浑浊。(2)实验组:按1-5管依次观察。阳性者管底出现不规则凝集物,较松散。阴性者与对照组相同。(3)凝集程度:++++:液体澄清透明,细菌全部凝集于管底,轻摇可见大

间接凝集实验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百遍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20-03-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