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学困生现实中,好学生往往是老师的宠儿,差生却往往使老师头疼。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都有独特的认知方式和思维习惯,学困生也不例外,需要真心爱护和关注。 学困生一般身上毛病多、错误多,即学习困难的学生,以前通常叫差生或后进生。他们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家长不关心其学习;在家不写作业,上课不认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啥也不会,该会的知识也不会;不懂礼貌。总之,学困生就是学习有困难、掌握不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差、学习成绩差、道德品质差的学生。学困生总是让老师忧心忡忡,甚至头疼,简直筋疲力尽也毫无办法。可是对待这些学生,作为教师,仍然不能放弃,不能抛弃,相反,还得更多地去付出关心、耐心和爱心,关心学困生的心理健康和生活难题,耐心指导学困生,帮助其寻找学习困难的原因和对策,引导其明确学习目的,激起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次,要尊重学困生,呵护其敏锐的自尊心。教育的智慧源于对学生的尊重、热爱和责任感。对于学困生,很多老师会认为孺子不可教也,朽木不可雕也,于是对他们不屑一顾,殊不知这样会严重伤害学困生的自尊心,他们可能因此而自暴自弃,走向极端。其实学困生的自尊心更强、更敏锐,他们更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关爱、信任和尊重。所以,老师更应该对这些孩子倾注爱心,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和他们沟通交流,坚持做到不放弃、不抛弃,甚至不讨厌、不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爱心和尊重唤醒学困生内心深处的求知渴望。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她可以创造一切美好的东西。对待学困生,教师一定要把爱心和尊重当成法宝。比如,学困生犯错误了,老师要把这个错误当成一种资源。可是错误本身并不是资源,只有老师合理利用才能转化为资源,要让学生意识到错了,但不告诉错在哪儿、为什么错,而要给他们充分的思考空间,充分尊重相信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寻找错误、思考错误的原因。 第三,要赏识、激励学困生,挖掘其身上的闪光点。
如何看待学困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