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电大新民分校“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工作总结2007年春,沈阳电大新民分校在市政府特别是市委组织部的高度重视和倾斜政策的支持下,在有关人员的积极配合下,开创了广播电视学校学历教育向农村延伸的先河,正式启动了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首批招生59人。开创了新民电大新的办学模式和途径,成为我校一个新的发展点,也是我市发展当地经济建设和建设新农村的一项新举措。在市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依据中央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检查的有关文件精神,对前一段工作做如下总结一、招生情况在这个大专班运作的过程中,得到新民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委组织部领导多次进行研究,学习考察、调研论证、组织招生。此次共招收农村行政管理专业学员59名。其中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49人,45岁以上10人,高中、中专以上学历的36人,其中村支部书记、副书记的4人,村委会主任、副主任的3人,妇女主任16人、计生干部3人。文化层次参差不齐,社会经历相差悬殊,组织教学难度较大。二、组织机构及师资情况1、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我市成立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组织部长任组长,具体工作专人负责,我校成立专门管理办公室由校长、副校长兼主任、副主任,全体教师为成员,有着一支过的硬的管理及教学队伍,确保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顺利实施。2、师资情况。为适应教学管理需求,我们安排了责任心强,熟悉农村环境的导修主任一名,针对本学期开设课程选派责任教师4名,精心安排分配工作,努力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办,分头负责,责任分明。对教学中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我们将走访市内有关单位部门。挑选聘任了知识功底深厚,事业心、责任心强,具有教学辅导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校外兼职教师。保证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三、各类教学资源及应用情况1、硬件设备。近年来我校加大投入,连续购置硬件设备,目前已装备有ku频道数字卫星地面接收系统。语音教室1个,多媒体教室1个。传真机一台,打印机2台,刻录机1部,联网计算机80台。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2、课程的教学媒体配备。我校三分之二课程利用中央电大及省、市电大教学平台资源,三分之一课程配备了光盘、录音磁带。在各门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案中,增加了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整合和使用。学生网上资源利用率达50%以上,对个别路途远交通不便的学员,我们将网上信息转换成文字材料或刻成光盘,发给学员。对学生资源的需求,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得到充实。四、教学环节及制度落实情况办学以来,我们始终坚持面向基层服务,但真正面向农村单独招收村级干部大专学员班还是第一次,肯定会遇到许多新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市委、市政府及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委领导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对做好这项工作寄予了厚望,中央电大也及时进行了教学上的支持和指导,作为承担这项工作的沈阳电大新民分校深感责任重大。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及教育部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重要意义,要把这项工作放在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地位,认真研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周到、方便、灵活的学习支持服务,确保教学质量。1、抓好入学教育。开学初,我校组织了隆重的开学典礼。专门举行入学教育专题讲座,使学生了解学习的重要意义,教会学员如何进行自主学测试和计算机操作技
沈阳电大新民分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