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黄河颂-教案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黄河颂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概述:《黄河颂》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二部分,是一首歌颂中华民族的史诗般的颂歌。它旋律激昂,气势磅礴,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全曲由三个乐段构成。第一乐段音域宽广,气息深长,旋律起伏流畅,深情地歌唱了黄河的英姿。第二乐段以稍快的速度,热情的音调讴歌了中华古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赞颂了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第三乐段以情景交融的手法和激越的音调,展示出我们伟大的民族像黄河一样,永远向着胜利前进的形象。设计理念:《黄河颂》,旋律激昂,气势磅礴,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教学时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经过直接诉诸视觉、听觉的画面和音乐来激发学生胸中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教学语言诗意化,环节紧凑,学生激情如行云流水般畅通无阻,以读启悟,品读诗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①积累词语,学习本课出现的生字、词,并学会运用。    ②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充分展开想象,体会歌词中体现出的英雄气魄,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感。    ③理解歌词中的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2、过程与方法    ①经过朗读,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理解歌词中重复等修辞方法的作用。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结合语言环境的学习体会语言运用的好处。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②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树立为中华的腾飞而发愤读书志向。学情分析1、学生13-15岁,思维活跃,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2、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对生字词自学就可解决;3、经过一学期的积累,学生已经学习了十来篇现代诗歌,但对于分析、体会诗歌内在的感情还不是很好;4、多媒体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对于黄河大合唱创作的那段历史,学生还不是很清楚,这对于理解诗歌情感有很大障碍,准备的视频资料解决了这个问题。教学重难点:调动学生情感,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资源与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渲染气氛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正式上课前请大家欣赏一段音乐,请把眼睛闭上,用心去听,用心去感受。听完这段音乐后,用语言表示你有怎样的情绪?有什么样的感受?(《黄河大合唱》第一章《黄河船夫曲》片段)师问:大家从音乐中感受到了激动、热血沸腾、悲壮等战斗的激情。为什么你会产生这样的情绪?师自答:当时抗日战争已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诗人光未然在这时期创作的组诗《黄河大合唱》,反映了国难当头的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在这里我们的诗人放声歌唱,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颂歌。今天我们就学习《黄河大合唱》的第二章《黄河颂》二、重复朗读,感知课文    1、请同学们听范读,在听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人的感情。(《黄河颂》配乐朗诵)2、经过你对诗的理解,大声的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课文。3、大家在充分领悟诗的情感基础上齐读全诗。大家读的不错,如果想要读得再好一些,这就需要同学们深入了解课文,深刻领悟诗的内涵和意境。三、内容研讨,赏析词语(一)序曲师

黄河颂-教案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梅花书斋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0-03-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