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揠苗助长》教学反思.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揠苗助长》教学反思《揠苗助长》是一篇寓言,课文主要讲了“古时候有一位农夫想使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拔高,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样一个故事。”借故事来说明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的道理。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如果让他们自己说出来这则寓言故事的道理还是比较难的,而且绝大多数孩子即使懂得了其中的道理可是很难用言语表达出来。因些,在教学本课时我确立“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抓住重点词语,品词、品句、品读,以读促思,以读动情,以读入文,在读中反复体会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悟出寓意。一、抓重点词语句品词、品句、品读。朗读是理解课文的最好手段,抓住重点词句,咬文嚼字揣摩体会有助于学生品味出人物的心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中,我抓住了巴望(利用换词比较法)、焦急(运用字理识字法)、转来转去、自言自语(采取表演理解法)、好象、筋疲力尽等词语来帮助学生理解农夫焦急的心情,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学生在反复的品味中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语言知识的获得也更加牢固,语言能力的形成也更为迅速有效。二、多层次地朗读,在朗读中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在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时,我在抓重点词语句品词、品句、品读,学生深入了解人物内心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层层推进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指名读、表演读、自己展示读、男女生比赛读等,让学生在每一次朗读中都有所感悟,有所进步。学生书读得扎扎实实,感悟故事蕴含的道理也就水到渠成。最后,在揭示寓意这一环节,我没有直接提问学生: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也没有直接为他们概括,而是通过让学生充当小记者对农夫和他的儿子进行采访的方式,营造了一个让他们自主表现的空间,让学生置身于人物角色中,大胆的挖掘文本的深层意义,在思考中有所得,在表达中有所悟,故事的寓意自然不言而喻。

《揠苗助长》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q93485240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20-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