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16年秋季版)《合欢树》教学设计3.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略读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母亲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母爱。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母亲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母爱。2、教学难点:作者母亲母爱的特殊性;合欢树的象征意义。教学准备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素材、习题等。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文学常识1、作者: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放牛,一次遭遇暴雨和冰雹,高烧后发现腰腿疼痛,当时没在意,后来发展成双腿残废,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2、代表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务虚笔记》(长篇小说);《病隙笔记》、《我与地坛》、《命若琴弦》(散文)。二、合欢树简介又叫绒花树,夜合花,马缨花等。属落叶乔木,树冠扁而圆形,常呈伞状。合欢树是一种吉祥树,从“合欢”这两字字义上讲是指相爱的双方在一起欢聚,又意“合家欢乐”。合欢花就像用丝绒线绣出来一样,顶端的绒毛柔软而细腻,看去显得特别高贵典雅,故称“绒花树”;既像系在服装或器物上的穗状饰物,又像清朝官员冒顶上的红缨子,故称“马缨花”叶子在夜间双双合拢,白天一起张开,象征夫妻恩爱和谐,婚姻美满,故称“夜合花”。三、基础知识敷(fū)、熏(xūn)、灸(jiŭ)惊惶:惊慌、害怕。虔诚:恭敬而又有诚意。瘫痪:由于精神机能发生障碍,身体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失运能力,也比喻机构涣散,不能进行正常工作。四、整体感知课文,品味母亲形象学生朗读课文找出作者的写作思路进而把握文章脉络。第一部分:(1-6段)追忆母亲。第二部分:(7-12段)思索合欢树。五、合作探究第一部分1、浏览第一部分思考在这部分中作者回忆了哪几件事?(1)作文竞赛。(2)母亲为我治病。(3)鼓励我好好写作。(4)为我去借书。(5)推我去看电影。2、关于“我”在一次作文竞赛中得了第一的事,母亲在我十岁和二十岁时有不同的表现,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件事?学生讨论后明确:(1)就形式而言,作者采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对同一件事,母亲在我十岁和二十岁先后说过不同的话,这是由于“我”的境遇不同,因此目的和用意也就很不一样,对于年少的心高气傲的急切期待母亲表扬的孩子来说,一瓢冷水可以让孩子冷静,不至于骄傲;对于因残疾二绝望的青年,母亲旧话重提“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这是激励,以此鼓励“我”振作精神,把写作的路走下去,以获

(2016年秋季版)《合欢树》教学设计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1012****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20-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