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北京商业(包括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和生活服务业)是首都城市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保证,是首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为适应首都城市功能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进一步促进北京商业的持续发展,特制定北京市"十五"时期商业发展规划及十年远景规划。 一、 商业发展现状 自1990年以来,北京商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在流通规模、设施建设、经营管理和效益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提高,缩小了与国际先进商业的差距,已成为首都经济中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重要产业之一。 1、 商业在首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显著增强 商业的迅速发展对首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党政军首脑机关工作的正常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00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43亿元,;,比1990年增长4倍,;商业税收已成为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商业从业人员约130万人,比1990年增加了近1倍。 2、 竞争性商业网络结构初步形成 各类商业网点快速增长,网点严重不足的问题已基本解决 ,,网点分布也从城市中心区向边缘区和农村城镇扩展。 多种所有制商业竞相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上升到2000年的50%左右。以非公经济为主体的各类市场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的份额达到20%以上。 发展速度已趋于稳定,商业增长方式出现新的转变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已由"七五"和"八五"%%,逐渐稳定到12%左右;商业增加值在全市GDP中所占份额基本稳定在9%以上,商业增长方式开始由规模扩张为主向质量效益为主转变。 3、 新型商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巨大变革,超市、便利店、仓储式商场等多种国际先进的新型商业业态在北京商业中都有较大发展。2000年,以连锁经营为代表的新型业态的市场份额已达到12%左右。 4、 商业现代化水平与国际先进商业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现代化商业设施大量增加。具有现代化设备的商业网点已相当普遍,一些大中型网点现代化程度已接近或达到。现代化的商业理念和经营管理方式已不同程度地引入企业,商业企业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北京商业虽然发展很快,但从整体上看,与国际一流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存在着一些影响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突出问题,如商业设施的规模、布局结构和商业业态结构、所有制结构等不够合理;商业经营理念、管理方式、服务体系、人员素质等软件建设与商业的硬件发展不够协调;企业的组织化程度不高,集约化进程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够适应等,都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二、 商业发展思路 ㈠发展机遇和资源优势 商业发展的环境将日益优化。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将加入世贸组织和越来越多的大型国际活动在北京举行,都会为北京商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改善商业发展的环境。 商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将进一步改善。北京在信息、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和人才资源、旅游资源等诸多优势的进一步发挥,为商业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商业发展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购买力逐步提高,市场将进入新的消费升级阶段,商品更新进一步加快;假日消费、文化教育消费和其它服务消费的增长,将为北京商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㈡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十五"期间及今后十年北京商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快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示,进一步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落实《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坚持市场取向与适当发挥政府调控作用相结合,以创建有北京特色的现代化商业为目标,以调整、提高、创新、发展为主线,以发展网络型商业为主导,积极推进商业信息化、国际化进程,不断增强服务功能和辐射功能,加快实现商业现代化,为早日赶上创造条件。 基本原则是: 1、 以人为本 充分体现商业为人服务的功能,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作为商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 发挥优势 充分发挥北京"首都、古都、国际大都市"三方面的优势,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多功能、多层次、多样化商业。 3、 适度超前 积极利用国际商业发展成果,把近期需求同中长期发展趋势结合起来,保持发展后劲。 4、 优化结构 优化
北京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