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一般路基设计第一节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第二节路基的类型与构造第三节路基设计第四节路基辅助设施一、一般路基(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指在一般地区,填方高度和挖方深度小于规范规定的高度和深度的路基。可以结合当地地形,地质情况直接套用典型横断面或设计规定,不必进行个别论证与验算。特殊地质路段和高度(深度)超过规范规定的路基应进行个别设计和验算。二、一般路基设计的内容:1、结合路线几何设计要求和当地地形选择路基断面形式。2、选择路堤填料和压实标准。3、确定边坡形状和坡度。4、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5、路基排水系统布置和排水结构物设计。6、坡面防护和加固设计。第一节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三、、行车要求和自然条件,综合考虑施工、养护和使用方面的情况,既要坚实稳定又要经济合理。,还应该设置完善的排水和必要的防护加固工程以及其他结构物,,,路基横断面的典型形式,可归纳为路堤、路堑和填挖结合等三种类型。路基的基本类型:路堤——指全部用岩土填筑而成的路基路堑——指全部在天然地面开挖而成的路基当天然地面横坡大,且路基较宽,需要一侧开挖而另一侧填筑时,为填挖结合路基,也称为半填半挖路基。在丘陵或山区公路上,填挖结合是路基横断面的主要形式。第二节路基的类型与构造路堤是由土石材料在地面上堆填起来的结构物。1、要求:结构稳定性和沉降变形量小,有足够的承载力和低压缩性。2、设计考虑:地基、填料、边坡形状和坡度、堤身压实度、排水和坡面防护。经验如下:1)基岩、砾石土或一般砂土和粘性土地基,基本上符合支撑路堤的要求。2)潮湿的粘性土地基,粘结力小于20~40kpa。往往承载力不足。3、处理方法:对地基进行钻探取样确定软弱地基的层厚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判断对路堤的支撑能力和沉降量。一、路堤设计4、类型:1)矮路堤填土高度﹤ 2)高路堤填土总高度>18m(土质)填石总高度>20m(石质) 3)一般路堤介于两者之间5、处理情况:⑴顶面酌情处理,除去草根、树根、各种耕作物(防止腐烂后形成滑动面)冬季施工时,除去顶面的雪、冰或冻土(以免接触面碾压不实形成软弱面)⑵顶面有滞水,经过水田、池塘、洼地时是根据积水深和水下淤泥厚度等具体情况,采取排水疏干、挖除淤泥、抛填片石或砂、砾石等处理措施。⑶地基为斜坡:坡度大于1:5时,原地面开挖台阶以防路堤沿坡下滑,台阶的高度为路堤分层填土厚度的2倍(40~60)坡度大于1:,应进行滑动稳定性验算。P60图a—e为五种常用的路堤横断面形式6、填料要求:水稳定性好,压缩性小。一方面考虑料源和经济性,另一方面顾及填料的性质是否适宜。1)砾石、不宜风化的石块——渗水性很强,水稳性极好,强度高,为最好的填料。石块空隙用小石块塞实时,塑性变形小。2)碎石土、卵石土、砾石土、粗砂、中砂——渗水性很强,水稳性好,为施工性能良好的一类优质填料。粘土含量多时,水稳性下降。3)砂性土——既含一定数量的粗颗粒,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水稳定性,又含一定数量的细颗粒,把粗颗粒粘结在一起,为修筑路堤的良好填料。4)粘性土——渗水性差,干燥时不易挖掘,浸水后水稳定性差,强度低,变形大,在给予充分压实和良好排水设施的情况下,可做路堤填料。5)不宜作路堤填料:极细砂、粉性土——毛细现象严重,冻胀翻浆现象严重。易风化的软质岩石块——稳定性差。填挖类别路基压实度标准(CM)压实度(%)路堤0~80﹥9380以下﹥90零填及路堑0~30﹥93路基压实标准7、路基压实(P68-70)?压实度【degree paction:指的是土或其他筑路材料压实后的干密度(土的空隙中完全没有水时的密度)与标准最大干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压实度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检测的关键指标之一,表征现场压实后的密度状况,压实度越高,密度越大,材料整体性能越好。?对于路基、路面半刚性基层及粒料类柔性基层而言,压实度是指工地上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实验所的最大干密度的比值;对沥青面层、沥青稳定基层而言,压实度是指现场达到的密度与室内标准密度的比值。?因此压实度的测定主要包括室内标准密度(最大干密度)确定和现场密度试验。?压实度=试样干密度/最大干密度(100%)?影响路基压实度的主要因素包括:填料(填料的粒径)、含水量、每层压实厚度、压实机具、碾压遍数等。二、路堑路堑:从天然地层中开挖出来的路基结构物。路堑设计的中心问题:结构物的整体稳定性。主要内容:1、路堑边坡2、路堑排水3、坡面防护设计边坡设计一)工程地
路基路面工程一般路基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