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管理站建设项目建议书.doc第一章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正宁县救助管理站建设项目2、 项目性质:新建3、 项目主管单位:正宁县民政局4、 项目主管单位负责人:赵戊锁(正宁县民政局局长)5、 项目建设法人单位:正宁县民政局6、 项目建设单位法定代表人:赵戊锁(正宁县民政局局长)7、 项目建设地址:止宁县县城东街8、 项目建设内容:征地10亩,新建五层双面框架结构综合楼及附属用房,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9、 投资规模:投资500万元10、投资来源:中请中央投资400万元,县级配套100万元11、建设期限:2010年9月至2011年11月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第一节县情概况正宁县位于庆阳市东南部、子午岭西麓,东、南、西三面与陕西黄陵、旬邑、彬县、长武毗邻,北壤本省宁县。。县域总人口24万人,,全县辖4镇6乡、94个行政村。200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7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7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00元。“南果北烟、东畜川菜、全县香菇、户户香包”的特色产业格局初具规模,经济建设在开放开发中多元发展,正南煤田开发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即将进入正式建矿阶段,必将为全县经济建设带来了重要转机。县上先后被树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农村电影工作先进县、造林绿化模范县,全省烤烟产业开发基地县、林果支柱产业开发“十强”县,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一级无毒县、文化工作先进县、“双拥”模范县、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宜林荒山绿化达标县等。第二节正宁县救助工作基本情况正宁县是一个农业区,,其中贫困人口29665人,属省级重点扶贫县。近年来,我县以最低生活保障和灾民救助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教育、司法、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优惠政策相配套,以社会互助为补充,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落实五保供养政策,健全灾害应急体系和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切实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但是由于救助资金有限,目前的救助标准对一些口救能力差的特困户,就是杯水车薪,特别是流浪乞讨人员,年年救助,次次救助,仍然还是一个流浪乞讨人员。提高救助标准,是当前的社会经济现状所不允许的,为此,我们只有成立一个救助管理站,收容流浪乞讨人员,经过医药治疗和思想教育,培养其牛:产牛:活能力,待其自食其力后再遣送回原籍。同时对外来人员因病、因灾造成困难的施行临时救助,提高其自救能力,弘扬社会捐助新风。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第一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还有极少一部分群众在温饱线下艰难的生活着,其中一部分是本地生产自救能力差的特困群众,另一部分是因病、因灾而特困的外来谋生人员。这些人的基本生活无法保障,经常会沦为流浪乞讨人员,不仅给社会带来负担,而且还会影响正宁的形象。如何使这些人自食其力,解决温饱,为社会创造财富,已是提高全县人民生活整体水平的根本问题,也是我们民政救助工作的首要任务。因此,在交通方便、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正宁县城筹建一个集医疗强体、教育明理、食物援救为一体的救助管理站十分必要。第二节项tl建设可行性1、 该项目的建设符合正宁县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 该项目地处正宁县城的政治文化交流中心,地域优势明显,交通方便,利于流浪乞讨人员寻找;3、 该项目建成后,可以优化民政救助T作的结构,扩大救助面,增强经济建设的后劲,推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4、 项目组织实施有保障,随着我县近几年民政项目工程的实施,我们积累了成功的项目实施建设管理经验,并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因此,在该项目的实施中,能够有效保证项目按照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组织实施,提高工程质量,促使项廿按期保质量顺利完成。第四章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正宁县救助管理站建设项目:计划征地10亩,新建五层双面框架结构综合楼一幢及附属用房,面积3400平方米。该工程为二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屋面防水分级为二级,防水层耐用年限15年,主体合理使用年限50年。第五章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第一节投资概算1、概算依据:《甘肃省建筑预算定额地区(正宁县)基价》。2、概算结果:止宁县救助管理站建设项目:需征地10亩,概算20万元;新建框架结构五层双面综合楼一幢,附属用房15间,总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新增床位20张。本项1=1总投资500万元。第二节资金筹措正宁县救助管理站建设项目,按照“控制成本、节约开支、公开透明、确保适量”的原则进行实施,并按照“自匕筹一部分,向上争取一部分,地方配套一部分”的原则筹集项目所需资金,资金来源为:申请国家投资400万元,县级配套100万元。第六章项目建设期限及施工进度本项目建设周期计划为14个月。2010年9月开始进行图纸设计和施工前准备
救助管理站建设项目建议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