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独坐敬亭山.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独坐敬亭山》教学设计安徽省淮南市田区十六小段传艳电话:**********地址:安徽省淮南市陈洞路19号十六小学邮箱:790211924@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朗读诗文;能正确理解诗句,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及主旨。2、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意境。3、能背诵、默写古诗。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自读诗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2、通过充分地读,不同形式地读,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及蕴含的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3、品味重点词语,理解古诗的内容,感知诗文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和理解,感受李白的情感波澜,学习他在孤独寂寞中对人生的追求,对自然的热爱,对友情的眷恋。教学重点:品读体会作者虽寂寥但也充满豪情与乐观的情感;通过诗歌的描写感受诗意,能体验到诗歌中描述的情境。教学突破:复习旧知导入,引领学生走入诗文,感受意境。反复诵读,理解诗意,感知情感。教学媒体设计:根据教学流程和意图及学生受知需要,教师依据教材设计美观实用、操作简单、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以人导题,复习旧知1、知道李白吗?知道还可以怎样称呼他吗?2、背诵他写的诗歌。3、今天,再学一首他的诗。板题。(课件:出示全诗诗句)【设计意图:以精美的画面吸引学生关注,初步了解诗文,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意愿。】二、释题1、读题。知道敬亭山吗?从哪里知道的?(小结学法)2、教师介绍敬亭山。3、再读题,感知“独坐”。这两个字带给你们什么感觉?4、三读课题,拉长“敬亭山”来读。三、初步感知,会读会背1、按自己的节奏读几遍诗。2、指名读、背诗歌,齐背。3、质疑:学习不能只有读,还要动脑筋,提出你们的疑问。4、教师归纳:诗人为什么写这首诗?这首诗要告诉我们什么?四、情景交融,铺设情感1、由题目中的“独”字自然想起哪些词?(单独、孤独、独自……)2、诗中的哪些地方告诉我们是李白一个人?一行一行读,找出来划下来。3、交流:①:第一行的“飞尽”看出诗一个人。理解这一句。指导朗读,感受众鸟飞尽后的孤寂。②:第二行的“孤、独”。指导读出凄凉与寂寞。师:满山不见一只鸟,不闻一声鸟鸣,辽阔的天空一片云彩也没有了,这是座怎样的敬亭山啊。指名、齐读前两行,读出这种感觉。③。第三行的“相看”。谁看谁?师相机帮助学生理解此刻只有敬亭山与李白相伴。指导朗读④好一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啊,你一生游遍名山大川,为什么这次你要久久、静静地看着敬亭山啊?小李白们,你们能告诉我吗?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孤独你的哪句诗写出了你的孤独?(生读一、二句)4、鸟儿高飞,云儿飘散,是非常普通的一种自然现象,可这次为什么给李白带来无尽的孤独?5、师介绍背景,齐读全诗。6、师配乐范读:闭上眼睛听,这该是怎样的情景?【设计意图:配乐听读,既让学生感知了诗文内容,又让学生进一步领略了诗文的优美意境,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7、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引读后两行。这哪里还是一个李白,一座敬亭山,分明就是两个李白,两座敬亭山。再读全诗。五、情境并举,渲染情感1、李白静静地坐着,久久地望着敬亭山,是想对它说啊:敬亭山一动不动,。2、写出他们想说的话。(课件出示:李白深情地看着敬亭山,轻轻地对它说:“_____。”敬亭山深情地看着李白,轻轻地对他说:“_

独坐敬亭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q93485240
  • 文件大小42 KB
  • 时间2020-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