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一、身边的科学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分类时,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相同。二、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它的单位是摄氏度,用℃来表示。温压计的使用方法:1、用手拿着温度计的上部,2、将温度计玻璃泡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3、等温度计的液柱停止后,读出温度,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三、天气竺可桢是我录,积累了大量的气象资料。我们一般从气温、降水、风向、风力、云量等方面来描述一天的天气。测量降水量时应注意:1、雨量器应安置在相对开阔、不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并保持水平,2、应准确记录降水开始和结束的时间,3、降水结束之后,应及时读出并记录降水量。四、水的科学水是液态的,冰是固态的,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有三态变化。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它的力,这就是水的浮力。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水流有力量。丁肇中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省日照市。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和自己中文姓氏“丁”类似的英文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他对学习一丝不苟,读书专心致志,遇到疑难问题,便找遍书本,务必得到答案才肯罢休。丁肇中,这位在华人中享有盛誉的科学家,据说经常回答“不知道”。这里有一个反面的寓言故事:百灵鸟歌喉婉转,蝉来求艺。刚学了发声,蝉就扯开嗓子高喊“知了——”。亿万年来,它只会“知了知了”地叫,为世界制造些噪音。所以,如果我们要像丁教授那样有所作为,就不能以不知为知,而是勇敢地启开牙关,吐出那三个字“不知道”,然后再发奋努力,变“不知道”为知道。丁肇中的思维与交流方式极其独特,初次与其交流会让人觉得他思维混乱。但仔细听来就会了解到,他的思维并非混乱,而是他想说的事情过于复杂以至于无法用语言合理表示出来。这点是想必听过他讲座的人都深有体会。三年级下一、游戏里的科学推和拉都会产生力,推力和拉力都会使物体运动起来。推力和拉力也有大小和方向。当我们在地面上推或拉一个物体的时候,会感到费力,这是因为物体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天平是人们根据杠杆尺的平衡原理制成的。天平是称量物品质量的仪器,在称量物品时,左盘放被称量的物品,右盘放砝码。当放置的砝码合适时,天平左右会平衡,如不平衡,再调整游码,使之平衡。天平的砝码有:1g、2g、2g、5g、10g、20g、20g、50g、100g的砝码共9个,取用砝码时,不要用手直接拿,要用摄子夹取。称量结束时,应尽快使托盘停止摆动。指南针是根据磁铁能指示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做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做北极,用N表示。二、太阳与时间太阳是一个旋转的高密度气体球,大部分气体是氢气,其次是氦气,每秒钟大约“燃烧”400万吨氢气,产生巨大的能量。太阳的表面温度大约是60000℃,内部温度大约是1500万℃。太阳的表面经常会出现太阳黑子、耀斑和日珥。太阳的直径约是139万千米,是地球的109倍。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产生影子有两个条件:光和不透明的物体。圭表是中国古代重肆的天文仪器之一,包括“圭”和“表”两部分,用来表示正午的日影长度。圭平置于南北方向,表垂直立于圭的南端,根据正午表投射在圭面上的影长,来判断冬至日、夏至日及其他节气。三、电的本领一个完整的电路包括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四部分。伏特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发明家,他发明发世界上第一个能产生稳定、持续电流的电池---伏打电池。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安全用电常识:人体大地都导电,修理电器要断电,徒手不能摸电线,电线不做晾衣杆。湿手不能碰开关,不到树下去避雨,不在高压线下玩,用电常识记心间。四、我们的身体人的皮肤下面有肌肉和骨骼,胸腹部有心、肺、肝、脾、肾、胃、肠等器官。人体有206块骨组成,人体的骨架叫做骨骼。骨骼具有支撑人体、保护人体内部器官和运行的作用。儿童补钙以食补为好。骨大多通过关节连接在一起,骨在关节处可以活动。正常情况下,关节软骨的存在可以使关节在无痛和无摩擦的状态下运动。肌肉的两端分别长在不同的骨上,肌肉有弹性,能收缩和舒张,牵动所连接的骨运动。肌肉拉伤是肌肉在运动中急剧收缩或过度牵拉引起的损伤。肌肉拉伤后,拉伤部位剧痛,用手可摸到肌肉紧张形成的索条状硬块,触疼明显,局部肿胀或皮下出血,活动明显受到限制。肌肉拉伤后,要立即进行冷处理——用冷水冲局部或用毛巾包裹冰决冷敷,然后用绷带适当用力包裹损伤部位,防止肿胀。在放松损伤部位肌肉并抬高伤肢的同时,可服用一些止疼、止血类药物。24小时至48小时后拆除包扎。根据伤情,可外贴活血和消肿胀
小学科学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