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军事理论课程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国防?国防的基本类型:1、扩张型的国防;2、联盟型的国防(一元体系联盟、多元体系联盟);3、中立型的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自卫型国防。?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1、是多种形式的斗争和角逐;2、是战争潜力的转化;3、是综合国力的抗衡;4、是质量建设的道路;5、威慑作用的功能;6、国防教育的普及与开展。?多种形式的斗争:政治斗争、经济斗争、心理斗争、科技斗争以及外交谈判、军备竞赛、军备控制等。?国防力量是以经济实力为基础、以兵员潜力为支柱、以民族凝聚力为灵魂?现代国防给我们的启示:、国防法规国防法规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法律依据,是调整规范国家在国防领域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坚持依法治军,是全面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是新时期部队做好战争准备,打赢战争的根本保障。《兵役法》:国家关于公民参加军队或其他武装组织或在军队外接受军事训练的法律。公民服兵役义务的主要形式:(1)服现役。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2)服预备役。参加民兵组织、预备役和经过预备役登记的为服预备役;(3)学生军训。高等学校和高等中学的学生,要按规定参加军事训练;(4)拥军优属。均衡负担有关费用。三、中国国防建设?国防后备力量:是国家经过动员可直接参加和支援战争的人力。后备力量主要包括包括民兵、后备役部队和其他服预备役的人员,以及经过军训的大、中学校学生。?国防后备力量的作用:1、建设强大的后备力量才能保持一定的国防威慑力;2、建设强大的后备力量才能保证雄厚的兵员;3、建设强大的后备力量才能保证进行现代化人民战争。?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基本方针:“控制数量、提高质量、抓好重点、打好基础”,“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是建设现代化国防的必由之路”。2011年军事理论课程知识点总结?国防建设目标:1、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是统一的整体,必须全面加强、协调推进;2、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3、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党和人民赋予人民军队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的使命,也是基于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快速发展提出来的;4、“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是我国一贯坚持的重要方针;5、坚持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四、武装力量建设?中国武装力量组成:I、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及其他技术兵种合成军队组成;1、中国人民解放军性质: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2、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任务:巩固国防,抵抗侵略,捍卫人民共和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任务。II、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其主要任务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维护社会治安;保卫党政领导机关、重要目标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III、中国民兵:民兵是由不脱离生产的人民群众组成的武装组织,是国家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助手和国家的后备武装力量,在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中发挥了
《吉大军事理论笔记》.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