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材分析】《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七课时内容。在前面两课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的基础上,本课以一滴水为载体,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识别几种生活在水中的常见微生物。对于微生物,学生应该有一定的间接了解,但缺少亲身体验。通过本课的教学,试图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观察工具的发展,拓展了人类的观察能力,同时认识到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微生物同样具有生命的特征。并力求发展学生对微生物的研究兴趣。【教学目标】科学概念①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生物。②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③通过典型微生物的观察了解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④使学生初步认识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①使用显微镜观察水中活着的微生物。②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描述观察到的微生物的特征。③对照资料识别微生物。①发展学生对微生物的研究兴趣。②渗透实证意识。【教学重难点】观察、识别水中的微生物。【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显微镜、有较多微生物的水、滴管、载玻片等。教师演示器材:显微镜、电子目镜、有较多微生物的水、滴管、载玻片、课件、资料卡等。【教学过程】课前活动:练习使用显微镜,着重辅导“小台灯”的使用。一、、、观察、(PPT)(1)每人观察一种动的或不动的“微生物”。(2)关注它的形状、行为、颜色、运动方式等。(3)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把观察到的情况记录在作业本上。(4)记录后,阅读资料卡进行比对、识别。,(1)交流已知名微生物(2)交流不知名微生物(3)小结四、【教学体会】“水”是上课的基础本想以金鱼缸的水为观察材料,体现生活化的科学课,结果看到的微生物很少,学生很失望。但又不能刻意培养鱼缸中的微生物。无奈,只好让学生观察老师准备的培养液。为了让学生观察到比较丰富的微生物,我到水稻田里拔来了带根的稻草浸于水中,结果得到了较丰富的微生物,算是解决了观察的对象问题。但水中微生物的情况变化很快,需要经常培养。课前要多次镜检,选择合适的“水源”。可以说,这滴水是上好这节课的基础。“镜”是观察的保障在试教中发现,学生对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没有多大问题,但受光的影响比较大,经常因光路遮挡,影响观察的效果;同时,考虑到会场的光线或弱或杂,势必也会影响观察效果。为此,我给每台显微镜配了一盏LED小台灯,并稍作处理。使用时将灯直接置于通光孔下作为光源,给学生的观察提供了方便。另外在教学进程中我预设了两个不同放大倍率的观察活动。试教中发现,学生会不自觉地切换物镜。为此我给每台显微镜只装了一个10倍的物镜。教学中先给学生提供5倍目镜,二次观察时再给学生提供16倍目镜。,减少观察干扰用显微镜观察物体通常先把标本放在载玻片上再盖上盖玻片,即制作临时装片。对于标本上盖盖玻片,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一是展开标本减小厚度利于调焦,二是避免高倍物镜因与标本直接接触
教案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