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读书笔记实验小学吴英忠知识与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体现为教育是知识筛选、传播、分配、积累和发展的重要途径;而知识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与载体,离开了知识,教育就会成为无米之炊,各种各样的教育目标就无法达成。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知识性质的转变必然会动摇原有教育的知识基础,引发建立于其上的原有教育观念、制度和活动的危机,从而推动一定时期的教育改革。石中英所著《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一书,从“知识”、“知识型”、“知识转型”等概念的界定出发,考察了自古至今的知识类型和知识更迭,将知识型分为“原始知识型”、“古代知识型”、“现代知识型”、“后现代知识型”四种,对三次知识转型和由此带来的教育改革进行了深入的历史透视。作者通过对现代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和“价值中立性”的批判分析,动摇着现代知识中的绝对化和教育模式的公式化,对于知识创新和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此外,本书对于“缄默知识”和“本土知识”的讨论,引起我们更多地去思考知识的多样性与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对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人文知识”的相互差异与关联的讨论,引起我们更深入地思考人文精神的复归。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的相互作用,知识型也可以被看作是“知识的模型”或“知识范式”,它是一个时期所有知识生产、辩护、传播与应用的标准,是那个时期所有知识分子都共同分享的知识问题、范畴、性质、结构、方法、制度及信念的整体。知识型具有规范性、共同性、历史性、先验性、文化性的基本特征。知识转型,顾名思义就是知识型的转变,就是知识“范式”、知识“形态”或知识“政体”的转变或被颠覆,就是原有的知识型出现了危机。知识转型推动着教育改革,构成教育改革的一个深刻动力和社会背景。教育改革必须回答社会和个体新的社会发展需要包含什么样的知识要求?必须重新反思什么样的知识才最具有教育价值?如何获得这些知识才有教育意义?教师和学生在这些知识的活动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又有什么知识论方面的依据?应该根据新的知识要求发展什么样新的教学模式,特别是教学评价模式?知识转型对教育改革的影响除了对教育实践活动方面的直接影响外,还通过对教育理论的影响间接影响教育实践活动,也通过对社会转型的影响来进行。反过来说,教育改革对知识转型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体现为:第一,在对旧知识型质疑普遍化或泛化的过程中,教育可以凭借自己独特的知识传播方式迅速将这种质疑传递给他人和下一代,从而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这种普遍化或泛化的任务;第二,将新旧知识型之间的分歧和冲突以一种非常简洁的形式纳入到自己的课程内容中来,从而有利于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分歧和冲突的所在,促进他们寻找新的解决办法,尽量完善和修正新的知识型;第三,新的知识型确立以后,需要在整个社会中加以推广,从而清除旧的知识型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权威,追求新奇的青少年学生、具有仪式性质的教育和教学活动等都非常有利于新的知识型的推广和强化;第四,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可以培养出新型的知识分子,他们在促进社会知识转型的最终完成以及在新的知识型指导下促进社会知识新的进步方面,必然会做出巨大的贡献。后现代知识转型与现代教育的危机后现代知识型(文化知识型)的逐渐形成建立在对现代知识型质疑的基础之上,这种质疑伴随着20世纪自然科学的革命性发展不断展开,在20世纪下半叶达
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读书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