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答谢中书书》教案.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答谢中书书》教案设计教学要求:(一)。,以至背诵。,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优美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难点体会大自然的美,理解作者写景的巧妙。(四)德育渗透要点感受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孔子曾经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游山玩水,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诗文。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更有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些优秀的诗句真是不胜枚举,今天,我们要走进的这篇文章,更是被称为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既像画又是诗,那会是一篇怎么样的文章呢?我们一起来感受和学习这篇《答谢中书书》。二、出示学习目标这节课要求大家通过研读课文,体味文中的美丽景色,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并能够熟练的背诵课文。三、解题,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答谢中书书两个“书”字连一起,这题目是什么意思?明确:最后一个“书”是指书信,前一个“书”与“谢中”连读指的是一个人。作者: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字通明。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陶弘景因此隐居山林,号华阳隐居,人称为“山中宰相”。本文是作者写给友人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文章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四、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学生画出自己读不准的字。)颓(tuí)歇(xiē)鳞(lín)与(yù)(2)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准字音及停顿。,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3)学生齐读。(4)听录音范读。(5)学生个别读。(教师做适当点评)五、再读课文,疏通文意找出你们组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然后提问⑴重点字词:①〔五色〕古代指青黄黑白赤为五色。〔交辉〕辉映;〔四时〕四季②〔歇〕消散③〔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④〔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借代)争相跳出水面。鳞(鱼)。⑤〔欲界之仙都〕人间天堂。欲界,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神仙生活于其中的美好世界。⑥〔自〕从;〔复〕再;〔与(yù)〕参与,这里指欣赏。⑵重点句子实是欲界之仙都。译: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译: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欣赏这种美景的人了。(3)找个别学生口译文章。山河的美丽,是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共同谈论赞赏的。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明澈见底,两岸的悬崖峭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四季长存。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散,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每当傍晚,夕阳快要落山了,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奇美的山水之中。(4)带着想象再读课文。六、探究学习(1)这篇文章是一副清丽的山水画,作者在文中用哪一个字来概括它的特点?明确:美。这个字点明了文章的中心。(2)全文为了说明这

《答谢中书书》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zh051230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20-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