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技术资料.doc空调技术资料一、空调制冷系统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1、 空调的制冷系统主要由四大部件组成,它们是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器(毛细管,膨胀阀等),和蒸发器等组成。如下图:离压气休低压蔽体低压气体外部空气压缩机Dh"Wk送风电机上液*B016-12、各组成部件的作用(1)、压缩机:把经过蒸发器充分蒸发吸热后的高温低压冷媒气体(氟利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送往冷凝器冷却成低温高压的冷媒液体,再经过节流器节流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汽液混合状态的冷媒在蒸发内蒸发吸热变成冷媒气体被压缩机吸回继续压缩,如此循环构成空调的制冷系统。(以上所说的高低温是指相对的)、冷凝器:由轴流风扇、换热管束及外壳等组成,通过风扇强制对流换热将压缩机送来的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送往冷凝器冷却成低温高压的冷媒液体。(根据冷凝放热的原理)、节流器:起节流的作用,通俗的讲节流指是当一定流量、一定压力下的液体冷媒瞬间通过某个较窄的通道时使其压力及流量瞬间下降,压力释放的同时使液体冷媒蒸发。、蒸发器:由离心(或惯流)风扇、换热管束及外壳等组成,与冷凝器的作用正好相反,它是利用室内的热量通过风扇对流换热使经过节流后未完全蒸发的冷媒充分蒸发。(根据蒸发吸热的原理。)二、空调器制冷状态下的正常工作参数1、 制冷时,系统低压压力在4——6Kg/m2(或60—88psi)之间,高压压力在16—19Kg/m2(或220—270psi)之间,室外温度为38°C时,制冷系统平衡压力为10Kg/m2左右。2、 出风口温度为12~15°C之间,基站专用空调在14〜16°C左右,进出风口温差应大于15°Co3、 以上参数与环境温度有很大关系,检修时要具体分析。4、 制冷时,全封闭涡旋式压缩机外壳温度在60°C左右,低压管温度一般在15°C左右,正常时应结露,但不能结霜,如结霜说明系统缺氟或堵塞。排气管温度在80-90°C之间,如温度过低,说明系统缺氟或堵塞。如温度过高,说明系统有空气或压缩机机械故障。5、 制冷时,可根据吸气管结露状态来加氟,氟未加够时吸气管会出现结霜现象,当缩机吸气包上半部结露时,说明此时加氟量适中。6、 高低压压力保护继电器(一般为常闭型,也有常开型,检测时注意区分)动作值:高压保护继电器在压力达到24~27Kg/m2时断开,恢复压力为21Kg/m2o低压压力保护继电器在压力下降到2Kg/m2以下时断开,上升到3Kg/m2左右恢复。7、另外,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如何叛断空调系统中冷剂的多少,例如蒸发器结霜,有两种情况,一是前半部分结霜,二是整个蒸发器结霜,前者是冷剂少,后者是冷剂过多且是在使用毛细管节流的系统中较常见。三、空调器常用部件的原理及检测1、压缩机故障的检测:在日常使用中常见的故障有压缩机电机绕组短路、开路、阻值异常及机械(卡缸、串气),用万用表200档测其直流电阻值,三相压缩机三个端子的阻值基本相等,一般为几Q左右(如3匹三洋为6Q左右)。单相的较大一些,有的达十几Q,并且检测得的阻值会满足A+B二C的关系。电机功率越大阻值越小,但是还是有一定阻值的。如为0或无穷大,说明绕组短路或开路(在冷却的状态下)2、缩机机械故障的判断。其故障现象主要表现为压缩机能运转但是不制冷(反相除外),吸、排气压力表现不明显,也就是说压缩机虽然能运转,但高、低压力相差不大,接近于平衡压力(停机时的压力)。此种现象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卡缸,一种是压缩失效(串气)。3、制冷系统故障的检测。制冷系统故障主要有堵塞(有半堵和全堵之分)、漏氟及换热不良等。系统堵塞表现为高压过高,低压偏低、为零或抽真空。半堵时,压缩机运转电流偏大,且蒸发器下部伴有结霜现象。全堵时,压缩机运转电流偏小,且低压抽真空,运转几分后压缩机自动保护。漏氟及换热不良则比较直观,可通过观察其外表判断。4、风扇电机故障的检测。风扇电机故障与压缩机电机的判断方法基本相同,主要的区别是其直流电阻阻值不同,另外一个是风扇电机是单相的。一般主运行绕组阻值约为100-200Q左右,副运行绕组阻值较大些,其公共端阻值二主运行绕组+副运行绕组的阻值。常见的空调单相风机一般都是分相运转式的,就是在其主、副绕组之间并接一个电容。这个电容起到起动和分相运转的作用。(原装力博特的外风机是三相的,但也是分相运转式的)。风扇电机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故障,表现为运转噪音大,振动大,此现象多数是由于电机轴承磨损、离心扇叶变形或内有异物所至。rnvLJTc5、接触器的检测:其主要构造由线圈和常开常闭触点组成。常见的故障有线圈短路、开路和触点烧死及线圈的支撑塑料受热变形导致触点无法吸合等。接触器线圈的直流电阻值约为几百(400〜500)欧左右。6、中间继电器的检测:与接触器的检测及故障现象基本相同,可用同样的检测手断。6|、空调变压器的判断:变压
空调技术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