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知识点.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原子的结构1、原子是可分的:①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即原子不能再破裂,它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②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森发现电子。③1911年,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核结构理论。2、卢瑟福实验:现象推论①绝大多数α粒子能够穿过金箔,且运动方向不变。原子中存在较大空间。②少数α粒子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原子核带正电。③极少数α粒子被原路反弹回来。原子核体积小,但质量大。3、原子核是可分的: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但可继续再分,原子核分为质子和中子。原子一般由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粒子构成,它们分别带有不同电性。4、原子的结构:原子(不带电)原子核(带正电)体积小,质量大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体积大,质量小5、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6注意:①原子核一般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中,一定有质子,但不是所有的原子核都有中子。例:一种氢原子,原子核中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②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同种元素的原子有很多种,它们的质子数相同,但是中子数不同。例:氢原子有三种,碳原子也有三种,其结构如图:氢原子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氕101氘111氚121碳原子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碳—12666碳—13676碳—14686③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核电荷数不同)。因此决定原子种类的粒子是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种类原子的本质区别二、构成物质的微粒1、分子、原子、离子:①图示联系:②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单质带“钅”特殊:金(Au)、汞(Hg)。固态非金属单质带“石”例:碳(C)、硫(S)、硅(Si)等。稀有气体惰性气体例:氦(He)、氖(Ne)、氩(Ar)等。2、注意:①分子与原子大小比较: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大,但不一定比其它原子大。②分子与原子本质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③微粒的基本性质:微粒体积质量小;微粒在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三、相对原子质量1、定义式:相对原子质量=2、简单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3、注意:①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一般不写。②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实际质量。四、原子结构示意图1、画法与含义:2、核外电子排布特点与原子性质的关系:原子类别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趋势性质金属原子一般<4个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较易发生化学反应非金属原子一般≥4个易得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稀有气体原子8(氦为2)很难得失电子(常称为稳定结构)极难发生化学反应3、原子的化学性质/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主要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4、离子:①分类:离子阳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带正电的离子)Na+、Mg2+、H+阴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带负电的离子)Cl-、CO32-、OH-②形成:③表示方法:Ⅰ.把离子所带的电荷个数和表示电荷种类的“+”“﹣”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电荷个数写在“+”“﹣”的前面。)如:镁离子:Mg2+,硫离子:S2﹣。Ⅱ.当电荷个数为1时,就省略数字。如: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Na+,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Cl﹣。④离子符号的意义:⑤原子团:在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常见的原子团:NH4+、SO42-、CO32-、NO3-、OH-、MnO4-、MnO4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11gw27s
  • 文件大小73 KB
  • 时间2020-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