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手册“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教师”,其只是“老”与“师”复合构词,所表达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课程名称:机械设计II我国古代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学生都知道议论文“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名言警句,抄人家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米”。课程类型:专业基础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师资”与“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传授知识对象与本身明确职责。授课学时:52学时学分:3学分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2019级一、二班授课时间:2019-2019第一学期工程技术学院制教育、教学工作任务通知书课时分配表授课周数周课时教学工作总课时其中13*24*2理论授课实践教学主讲课时阶段考核结课考核机动52*22*248*24*2课外0期末完成情况计划课时完成课时超出或缺少课时超出缺少弥补52*2教学截止章节内容教学计划说明说明内容:一、教材版本与特色。二、授课目标。三、考核办法。四、教学参考书。教材版本与特色《机械设计》教材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要特色:本书是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教研室编著,在濮良贵、纪名刚主编《机械设计》(第七版)基础上,根据《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与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考虑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与能力教育需要而修订,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标准不断出现而做了大量更新。二、授课目标培养学生掌握通用机械零件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与应用知识;掌握通用零件设计原理、方法与机械设计一般规律,使学生具有设计传动装置与简单机械能力。树立正确设计思想,了解国家当前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与查阅有关技术资料能力。掌握典型机械零件实验方法,获得实验技能基本训练。对机械设计新发展有所了解。三、:根据本课程性质,课程期末总评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阶段考核成绩与结课考核成绩三部分组成。考试类型分为平时考核(随堂抽查)、闭卷笔试、课堂笔记、阅读笔记、作业、开卷考试等。:平时考核—随堂考核、不定期抽查。阶段考核—三次大作业(带、齿轮、轴设计)、闭卷笔试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共2次。结课考核—覆盖全部教学内容闭卷考核。四、教学参考书1、教材:《机械设计》濮良贵主编,高教出版社,2019,第八版。2、教学参考书:(1)《机械设计学习指南》濮良贵主编,高教出版社,2019第四版;(2)《机械设计学习指导》张鄂主编,西安交大出版社,2019,第一版;(3)《机械创新设计》张春林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第五版;(4)《机械设计》杨昂岳主编,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第一版。课程教学进程表教学周周课时周教学内容次教学内容误课补课原因说明一4第一章绪论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师教学手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