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三章信用与信用工具.ppt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3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三章信用与信用工具第一节信用与经济第二节信用形式第三节信用工具第一节信用与经济一、信用的本质二、信用关系成立的条件三、信用的产生和发展四、信用的经济职能一、信用的本质信用是指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暂时让渡商品或货币的借贷行为。信用的本质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一)信用是以还本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二)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在一般商品交换中,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而借贷行为中,贷者让渡的只是使用权,保留所有权,货币执行的是支付手段职能。信用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商品交换出现延期支付、货币充当支付手段职能时,信用就产生了。(三)信用反映的是债权债务关系。任何信用活动均涉及到两方面的当事人,即贷者和借者。二、信用关系成立的条件信用关系的成立必须具备两项要素:1、信任要素。它是指贷者对借者的信赖。信用分析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通常被称为“6C”,即品格、能力、资本、担保、经济状况和连续性。2、时间因素。它是指借贷双方货币购买力或使用权的相对转移不在同一时间,而是有先后之别,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否则,不能构成信用关系。三、信用的产生和发展商品货币经济是信用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信用的形式:1、高利贷信用高利贷(usury)是以榨取高额利息为特征的借贷活动。它最初出现于原始公社末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得到广泛的发展,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信用形式。高利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前提条件的形成。另一方面,它赖以存在的基础是自然经济,阻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对高利贷斗争的焦点是要使利息率降低到产业资本的利润率之下。资产阶级基本上采取了两种斗争方式:一是立法斗争,即通过颁布法令,限制利息率。二是建立适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本主义信用制度。2、mercial credit)是指厂商在进行商品销售时,以延期付款即赊销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商业信用的特点:(1)商业信用的客体是商品资本。(2)商业信用的主体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3)商业信用的运动和经济周期的波动基本一致。

第三章信用与信用工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