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德才兼备石寺中心小学付金红“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我喜欢听这雄浑悲壮的《国际歌》,是它唤起了劳动者的觉醒,在世界的大舞台上铸造出了社会主义这一优越无比的制度;我爱听发生在五十多年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一些仁人志士发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救国呐喊,它拨动了每一位爱国者的心弦,奋身投入到波澜壮阔的抗日救国洪流中,最终赶走了侵略者,建立了一个崭新的中国。今天,我们的国家已进入到继往开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以德治国,科教兴国的号角已经吹响,它同样需要一种信念,一种精神,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这信念,这精神,就是要求全国人民自觉参加公民道德建设,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我是一名小学教师,教书育人是我的天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每一位教师的夙愿,但想达到如此教学佳境,“蓝”的合格与否至关重要。有的老师认为,现代全社会都提倡终身教育,教育战线已经走在前列,我们只要及时充电,饱含学识,就足够了,用不着在思想品德方面下功夫;还有老师认为,在学校这一方净土里,“有才便有德”,因而把公民道德建设,职业道德规范视作和自己无关的事。其实这些想法都是不符合现实的。前不久,本人看到“今日话题”中的一则报道,说一名小学教师数十年来因猥亵、强奸学生多起,而被收监侯审,这样一个衣冠禽兽竟是一位在工作中兢兢业业的模范教师。一些教师惨无人道用利刃划破学生的面孔,把粪便强行放入学生口中等类似的报道也屡见不鲜。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告诉我们:实施公民道德建设,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应该警钟常鸣,全民都应该参加,知识不等于道德,人民教师更应该德才兼备。其实强调“德才兼备”并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产物,在我国古代就有许多人提及并身体力行,南朝范晔《后汉书》一文就有过这样一段话“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可见在这位先辈的眼里,知识才能胜过金钱,崇高的品质高于尊贵的地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更是修身的楷模,虽然才高八斗,依然“吾日三醒我身”;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陶铸等都是德才兼备风范的表率。《论共产党人的修养》一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公民,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著名教育家陶行之说的好: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无论你选择了教师职业,还是教师职业选择了你,都为你定格了。只有品德高尚、知识渊博,才能教书育人,只要走入学校,站在了三尺讲台,你就必须抛弃一切杂念,捧出一颗心——这颗心要充满热爱,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岗位、热爱每一个学生;这颗心要勤恳踏实;这颗心更要经受住商品经济的冲击,经受住清苦贫穷的煎熬;这颗心装下的只能是真理,一丝
教书育人 德才兼备(付金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