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瓷器]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刍议操武斌张宪涛摘要:景德镇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振兴瓷都,发展景德镇的经济首先就要擦亮和保护[景德镇瓷器],保护智力成果“产权化”,来重振千年古都雄风。本文阐述了[景德镇瓷器]标识的历史渊源;概括了[景德镇瓷器]遭侵权困扰的现状;论证了对[景德镇瓷器]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各种法律途径。关键词:中国景德镇、瓷器、知识产权保护。China在英文中既表示中国,又可解读为瓷器,陶瓷的故乡在中国,中国的瓷都在景德镇。有人云:“世界上任何一个博物馆,如果没有珍藏景德镇瓷器,就不能称其为‘博物馆’”。[景德镇瓷器]是由历代瓷工用智慧和汗水浇铸而成的瓷业金字招牌,要通过制止对陶瓷知识产权不正当和不公正利用,促使[景德镇瓷器]这块金字招牌在知识产权机制保护下,获得保存、使用、创新和发展。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予以论述。一古代[景德镇瓷器]之标识《辞海》记载景德镇:“市名。在江西省东北部,邻接安徽省,原名新平,因居昌江之东南,又名昌南镇,宋景德年间改景德镇,1949年由浮梁县析置,1980年浮梁县并入,富瓷土资源,以产瓷器驰名中外,有瓷都之称。汉时始有治陶,南朝陈时已有制瓷业,宋景德年间遣官烧瓷充贡品,便以景德窑名闻全国,明清在此设御器厂,旧与佛山、汉口、朱仙镇合称我国四大镇”。⑴景德镇的名称也是因瓷而起,宋真宗景德年间,朝廷命进贡镇瓷,所贡瓷器底款有景德年制,由此,“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景德镇由此得名,为我国仅有的几个以帝王年号命名的城市之一。至明清官窑的建立,[景德镇瓷器]达到制瓷艺术的顶峰。根据考古发现,早在宋代景德镇瓷工就在青花碗底上草书海字形图案⑵,这是原始商标标识的雏形。元代统治者在景德镇设浮梁瓷局,元瓷惟官窑有枢府二字款,其余民窑底有字者甚少⑶。元代“蒋祁曾于景德镇监窑,并著有《陶纪略叙》述镇上生产。近年故宫曾发现有釉里红花式洗作水云纹,器底有蒋祁题名”⑷。明代从洪武年间起,官窑出品之瓷器按照习惯皆冠以帝王年号⑸,如洪武年造,永乐年造、宣德年造、成化年造、正德年造、嘉靖年造、隆庆年造、万历年造等。明万历年间浮梁人昊为别名昊十九,“亦雅作壶类,色淡青如官哥器,无冰裂。底款为‘壶隐道人’四字”⑹,至清代除帝王年号款识外,还有以堂名斋名为款识的一些瓷器。“如属于帝王者,康熙时,有乾惕斋,中和堂,乾隆时,有静镜堂、养和堂、敬慎堂、彩华堂、彩秀堂、古月轩等,皆内府堂名也。属于亲贵者,如于亲贵者,康熙时,有拙存斋、绍闻堂,雍乾时,有敬畏堂、正谊书屋、东园、文石山房、瑶华道人、红荔山房、友棠淡砚,书屋;乾嘉时,有宁静斋、宁晋斋、宁远斋、德诚斋;嘉道时,有慎德堂、植本堂、行有恒堂、十砚斋、竹主人、文甫珍玩等,皆亲贵诸王之制品也。等。属于名士达官者,乾隆时有雅雨堂、卢雅雨故物也;玉杯书屋,董蔗林所制也;听松庐者,张南山所制也。其属于雅匠良工者,则有宝啬斋、陈国治、王炳荣、李裕元等,皆良工之著名者,故以姓名代款焉。以外尚有无字而绘以图形者,如双圈秋叶、梅花、团龙、团鹤、团螭及各种花形、物形等,且有无字无图者。”“又有书‘景镇康熙年制’六字款者,乃康熙时之客货也。清瓷有书"大清年制"四字款者,乃同光间肃顺当国所制也。当时肃顺势焰熏天,将有非常之举,监督官虑旦夕有改元之事,故阙朝号以媚之。”⑺瓷器之标
景德镇瓷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