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四上数学优质课《找规律》听课评议发言稿.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四上数学优质课《找规律》听课评议发言稿16日上午,本校三名教师参加了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并先后就同一课题《找规律》各上了一节课,我有幸听了这三节课,并参与了评课。在评课的过程中,相信三位选手都或多或少有些收获,不仅是他们,我也感到受益匪浅,通过大家的讨论,对这一课我们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们主任首先高屋建瓴地提出指导性建议:《找规律》这一知识点是新课标新增内容,针对课型特征,的常规程序是:一、通过列举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的端倪,并大胆猜测;二、通过说理,动手操作,或其它方式对发现的规律进行验证,在学生的增强规律的可信度;三、应用所学规律解决问题,帮助学生领会规律的实用价值,巩固拓展对规律的理解掌握;四、最后一般是回到生活中,寻找类似规律的事物,感受规律中蕴含的对称美、逻辑美等。五、在教学中要注重问题的设计和几个结论的得出,通过几个关键的、有价值的问题的牵引,使整个教学环节脉络清晰,重难点突出,对得出的结论要注意语言规范、简洁明了。接下来,大家一起讨论,如下:一、要让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一一间隔的规律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简单,通过简单枚举,学生很容易发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如果两端的物体相同,则两端物体的个数比中间物体多1;如果两端的物体不同,则两种物体的个数相同。我们教学的重点是,不仅要使学生了解或记住这个规律,还要使学生知道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规律。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一对应地数法,帮助学生理解,在这种排列下,两端物体不同时,两种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再通过两种排列的对比,明确两端物体相同时,两种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这样既巩固深化了学生对这两条规律的理解,也为后面突破难点(在这种排列下,封闭图形中两种物体的个数关系),打下基础。二、要活用教材,适当拓展。在教学锯木头这个知识点时,要引导学生关注锯木头问题与本节课所学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木头的段数相当于两端物体的个数;锯的次数相当与中间物体的个数。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变式练习,如:楼层与楼梯之间的关系;钟声与间歇之间的关系等等。通过变式练习,使学生对规律有更深一步的认识,为下一课时的灵活运用打下基础。

四上数学优质课《找规律》听课评议发言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294838662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20-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