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原稿)(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蔡河中学叶明华45岁,本科,中学一级教师,学校教科研主任,长期担任初中九年级化学课程,黄冈市市级骨干教师。邮编438216电话**********)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及区别;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对获得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讨论,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发展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实验设计:实验一:编号实验内容组数设计目的1电解水实验,选用稀NaOH溶液做电解液4对照实验,说明:加NaOH等是为了增强溶液的导电性;氧气量较少可能是氧气被消耗。2电解水实验,选用普通水做电解液33电解水实验,选用稀H2SO4做电解液4实验二:编号实验内容设计目的1正极气体的检验演示实验,让学生了解:氢气的可燃性;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2负极气体的检验3分别点纯净的氢气和不纯净的氢气(试管)学生用具:学生电源、大烧杯(盛电解液)、小试管2支、铜导线若干、酒精灯、木条。教师用具:大烧杯、小试管2支、学生电源、铜导线若干、酒精灯、木条、氢气若干。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播放:幻灯片讲述:水在自然界的分布广泛。观看幻灯片,感受水的重要性,逐渐进入课堂角色。激发兴趣,引入新课。知识准备:观看幻灯片,发现问题:水是由什么组成?这个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回顾历史,激趣生疑,明确探究方向。讲述:波义耳对元素的定义,以及当时人们对水组成的认识。探究实验:讲述:实验装置,介绍实验方法,让学生分组实验。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提问:其他组实验是这样吗?你的实验中有什么问题?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讨论:这些实验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些不同?认识仪器,理解实验方法。动手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冒出,负极产生气泡的速度较快,得到的气体体积比大约是2:1有的实验产生气泡速度比较慢。有的实验正极发现产生蓝色物。讨论,得出结论:实验中加入NaOH等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加快电解速度;有时正极得到的气体比较少,可能是正极生成的气体与电极发生了反应,被消耗了一部分。领会实验设计意图,明确观察实验目的。动手实验,体会探究过程的复杂与艰辛。提问: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呢?演示:正负极气体的检验提问:正极得到的气体是什么?负极气体具有什么特点呢?讲述:负极得到的是一种全新的气体,后来拉瓦锡比较系统的研究了这种奇特的性质,并把它命名为氢气。演示:分别点燃不纯的氢气和纯净的氢气。产生疑问,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学生思考:正极得到氧气,负极得到的气体能够燃烧。学生讨论:不纯净的氢气点燃时发出的响声大,纯净的氢气点燃时发出的响声小。根据点燃时发出的声音大小,可以判断氢气是否纯净。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体验氢气燃烧的现象。掌握鉴别产物的方法,复习旧有知识,学习新知识。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有助于消除恐惧,并获得成就感。提问:这个变化是什么变化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飞扬的岁月
  • 文件大小53 KB
  • 时间2020-03-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