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新征程前的黎明陈希周彬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系人们都说,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奋斗是幸福的。是的,我觉得自己是幸福的。我愿意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奋斗,去追求,不管实现它有多么困难。十几年来,我一直努力着,内心的深处,我总是告诉自己,tobesomebody,todosomething。然而,我的理想是什么,其实我自己并不知道。曾经的我,是学校最顽皮的孩子,几乎在教室窗外完成了一半的课程,在老师的强烈要求下每天放学都需要家长下班后领回。爸爸常说,像你这样的孩子,如果生在农村,早就放羊去了。我跌跌撞撞的总算完成了小升初和中考。是的,机会只会垂青有准备的大脑,对于我这样一个毫无准备的人来说,怎能寄望于机会的眷顾。太多的指责和批评在我就读高一的一天终于催醒了我,我决定至少为自己担负起明天的责任,从跌倒处爬起。十八岁那年,我惊险的考取了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系,说实话,我那时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金融学”,只是听说将来就业比较容易。后来爸妈向我道出了实情,当初给你选这个专业纯粹是为了让我将来找一个工作,并不指望我能继续读下去。其实,当时我的成绩刚够南农的录取线。来到南农后的宽松氛围逐渐使我摆脱了在父母面前孩时的负罪感,我可以放手一搏了,为了明天。大学四年,我接触到了令人魂牵梦绕的经济学,我逐渐发现,在这个物质世界里居然有这么一个美丽的学科。我开始放弃找工作这一目标,决定考研。随着视野的不断开阔,我的脑海里开始被注入邹至庄、石寿永、林毅夫、田国强、张五常、邹恒甫等一个个经济学大师的名字,他们无一例外的毕业于西方的名校,并活跃在中国经济的学术前沿。我开始觉得,对于我这样一个以学术作为人生重要航标的海员来说,只有打造一艘抗拒飓风的航船,经得起风浪,才有可能在有生之年望见彼岸。所以,我开始确定留学的目标。我认为,作为一个学人,需要不断的面对新的思想交锋,这样才能充分给养。在南农的四年本科学习中,我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优异成绩,顺利的报送了南农的农业经济学系研究生,这之后,我幸运的遇见了我学术和做人两者转折点上最重要的人—钟甫宁教授。我们接下来分几个方面谈谈申请体会。我们假定本文的读者已经决心出国深造,并愿意为之不断奋斗。同时,决心已定则表明读者能够尽力克服其间的技术性困难。因此,我们在本文中仅就一些笔者认为的关键问题展开讨论。坚持就是胜利—我们的GT之路我们大约在大学二年级时定下了出国深造的远景目标,当时目标已经很明确,就是去美国,因为那里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以及依托于此的主流经济学流派。随着这一决心的步步扎根,参加GRE和TOEFL考试已在所难免。很多人都会对它们有种天生的恐惧,我当初也是这样认为。但实际上一路走过才知道,虽然比较辛苦但绝不是高不可攀。而且在申请的路上,最简单的也是你唯一可以操控的就是自己得GT成绩,GT真的几乎与自己的智商和英语基础没有任何关系,要坚信只要付出必然会有回报。决定了考GT,很多同学都会疑惑到底是先考G还是先考T?关于考试顺序先后的选择举个例子吧。考GT就好比你在爬一座山,如果T在半山腰的话,G就在山顶。假设你先考T再考G就好比你先爬到半山腰又要马不停蹄的爬向山顶,这样你一路都在不停的跋涉,每到一站都会非常辛苦;而如果你先考G再考T,就好比你一鼓作气爬到山顶,即使比较疲倦但再下到半山腰就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了。我是选择了前种顺序因为不了解情况。先考G还
写在新征程前的黎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