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别山精神综述.pdf.pdf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蒯曲耩稀缀念这一光荣的节日,笔者拟以大别山精神为主题,旨在通过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大别山地区革命斗争的重要地位的概论、大别山精神内涵的阐释和大别山精神的历史意义的论析,挖掘大别山精神的存在意义,充实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增添党史教育的新篇章,提升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大别山地区革命斗争在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的地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注入新的精神动力。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大别山地区革命斗争的重要地位大别山地处鄂、豫、皖三省相连的边界,是一条自西向东、蜿蜒于江淮之间的我国中部一条重要山脉。自近代以来,大别山地区就一直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它北窥豫中,南瞰武汉,东控江淮平原,西扼京广铁路。大别山地区物产丰富、区位重要,在文化上既受到中原文化的辐射,又是楚文化和吴文化的交汇之地。在近代西方殖民势力沿长江入侵内地的过程中,大别山人民又饱受了西方殖民者和本国封建势力、官僚资本联合压迫和剥削的痛苦,其革命信念、革命意志、革命意识、革命品质和革命行动十分突出。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大别山是和井冈山齐名的革命“名山”。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充分肯定了大别山地区的革命斗争:“海陆丰、湘东、湘南、湘赣边界、湖北的黄安等地都有过农民的割据。”作为中国革命重要组成部分的地区革命斗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一)以大别山为革命活动范围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都是在1927年秋收暴动以后创立的,她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立的仅次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二块革命根据地。根据地总面积达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超过350万,拥有黄安(今红安)、商城、英山、罗田、霍邱等5座县城,并建立了26个县级革命政权,红军发展到45oo0多人。其他游击队等地方武装更多达20多万。(二)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直到新中国的成立,大别山的革命红旗始终飘扬。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大别山地区就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展党的活动;大革命时期,大别山地区又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八七”会议的精神指示下,大别山地区爆发了著名的黄(安)麻(城)起义以及后来的商(城)南起义、六(安)霍(山)起义,并创建了当时全国三大革命根据地之一的鄂豫皖根据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大别山地区又成为鄂豫边抗日民主根据地、新四军四支队和二师、五师及中原解放区的主要区域。薪火不熄,红旗不倒,这是大别山地区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坚持革命的最好注解,在中国革命历史中很有代表性。(三)黄麻起义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是“八七”会议之后党领导的武装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黄麻起义是继“八一”~次农民革命起义。同前维普资讯同的是,这次起义没有军队参加,都是农民武装和革命群众。转战木兰山、创建柴山堡,黄麻起义队伍自觉地走上了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道路,从实践上证明了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正确性。(四)从大别山走出去的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新四军第四支队、新四军第五师、解放战争时期的大别山游击队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各个革命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红四方面军,她是红军三大主力之一。(五)1946年6月以发生在大别山地区为代表的“中原突围”为标志,中国近现代历史进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解放

大别山精神综述.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buufeh05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