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金牛区:学前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cn 08月20日作者:袁代树李力卢薇来源:四川日报“在全省幼儿教育领域,我们实现了‘四个率先’,即率先开展区域性幼教科研课题,以科研促发展;率先把幼儿家庭教育研究与幼儿园保教质量有机结合,创造了幼儿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有效经验,获得四川省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率先将幼儿教育融入社区,走上幼儿园教育社区化的道路;率先把公办幼儿园教师派往涉农地区幼儿园实行定点支教,使帮扶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日前,成都金牛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邹罡表示。据介绍,该区共有幼儿园113所,其中公办园22所,%,民办园91所,%。共有省级示范性幼儿园3所,市级示范幼儿园3所,市一级幼儿园22所,在园幼儿24000余人,3—%,基本普及了学前教育,并逐步建立起以社区为依托,骨干幼儿园为示范,公办教育、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幼儿教育网络。统筹资源构建和谐均衡的幼教体系仔细梳理,不难看出,该区在发展幼教中,采取了“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策略。其具体做法就是“蹲下身来”,展开流动幼儿园进社区活动。从开始,幼儿园老师们就带着玩具和游戏定期走进社区,使涉农地区在园和散居儿童能够接受多形式、多内容的学前教育。成职幼教科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几乎每次活动都有近千人参加。”另外,该区还在涉农地区依托幼儿园,联合社区,建立社区早期教育基地,为社区0-6岁儿童提供优质早教服务。当前,区内已有社区早教基地14个,今年还将在金科路打造“金泉”社区早期教育基地,努力实现优质早教全覆盖。教育的均衡不是削峰填谷,而是要填谷扬峰。该区在整体提升区域幼教水平的同时,致力于使优质的幼儿园更优质,办出特色和品位。为此,区内的幼儿园组建了互动发展联盟,在管理、教育科研、校园文化等方面相互交流和学习。同时,还与邛崃市成立了“金邛联盟”,两地44所幼儿园按“841”互动模式,组成了“金邛互助共同体”,实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共享,发挥农村教育的生态优势和本土知识优势,为城市教育提供发展动力、发展空间,促进城乡学校互动发展。尊重规律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过早的教育,不但不尊重教育规律,也违背了孩子的天性,剥夺了孩子应有的快乐童年。”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指出,一部分家长急功近利,要求孩子学习一些超过其年龄接受能力的课程,例如3岁的小孩就被要求认字学英语等;而一部分家长则对学前教育认识不够,只要求把孩子托放在幼儿园,对教育方法、教育理念没有更高的要求。“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尊重学前教育的特殊性、差异性,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发掘孩子的创造性和潜力。”该负责人表示,“一切应从儿童发展的需求出发。”成都金牛区格瑞特幼儿园园长张晓梅认为:“学前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必须当作一项事业来做,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张晓梅建议家长,“中国传统的习惯是保护孩子,教导她们不要犯错,比如一个孩子玩开水壶,家长一般就是抢走壶,并用否定的口气斥责孩子,结果可能适得其反,会引起孩子的逆反或好奇心。更恰当的做法是采用建议的口气,让孩子觉得‘积木可能比这个铁疙瘩更好玩’,还能够适当添加一些挫折教育,让孩子用小手指碰一下较烫的水,她感受到危险,以后自然就不会再去碰水壶了。”“打造‘孩子的花园’,走特色、内涵发展之路,让每个孩子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这是金牛区所有幼儿园的共识。成都市第四幼儿园被誉为“幼教名园,蓉城鲜花”,园长李远秀介绍,0—3岁是人一生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关键期,为让每个孩子享受精彩的童年,幼儿园成立了独具特色的早期教育指导中心,拥有一支获得高级育婴师认证的专业化队伍,精心设计课程,填补了学前领域早教研究实践的空白。成都市第九幼儿园配备了专门的校医,不但指导营养膳食,还进行体能测试,对孩子的体育活动量把关,得到了家长们(袁代树李力本报记者卢薇)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青羊区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来源: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05-03〖字体:大中小〗〖背景色:〗〖打印本稿〗〖关闭〗成青府发〔〕22号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成都市青羊区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已经区政府领导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日成都市青羊区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开端,对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精神,不断满足适龄幼儿入园需求,进一步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计划。一、现状分析(一)基本情况。青羊区地处成都市中心区域,辖14个街道办事处。现全区各类幼儿园84所,在园幼
成都市金牛区:学前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