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柏拉图的理念世界.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一、柏拉图的一生柏拉图(Plato)原名为“Aristokles”于公元前427年5月7日出生在雅典附近的伊齐那岛。她的父亲阿里斯通和母亲珀克里提俄涅都出自名门望族。父亲的谱系能够追溯到雅典最后一位君王科德斯。柏拉图的父亲去世后,她的母亲改嫁给她(她)的堂叔,因此她从小在继父家度过,受到良好的教育。(“Plato”原指胸广而体格优美者言,因柏拉图体格优美,其祖父戏以此名嘲之,随行于世。——西洋教育通史)20岁前她爱好文学和音乐,后来师事苏格拉底8年,研究哲学,笃信老师的学说。苏格拉底饮鸠后,柏拉图耿耿不忘并开始游历,这期间她的所见所闻所思,很大部分组成了她今后的政治哲学思想。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回到雅典,在古希腊英雄阿卡德穆的墓前建立学园(Academy)。。二、理念论的来源——站在巨人的肩上1、赫拉克利特派“一切皆变,无物常住”被此派克拉底鲁推至“语言无法表述事物。”2、毕派有关具体事物“摹仿”数目的理论。3、巴门尼德关于的观点:始终处在运动变化之中的东西都不是真实的,唯有不动不变永恒唯一的存在才是真理4、苏从具体事物背后寻求一般定义柏拉图对“理念”与“现象”的思考,继承了古希腊哲学对人类道德、社会美德中的“不变”与“流动”进行思考的传统,在其老师苏格拉底提出要在心灵中寻找外部世界永恒的内在原则、能够用对话的方式将人类的理智和其中潜在的真理引导出来的基础上,阐发了这种智慧到底存在于何处、这种永恒的是非观念的定义等问题,形成了完整的“理念论”的思想三、理念世界(1)、理念论的提出“理念”(eidos,idea),来自动词“看”(ide),原意是“看到的东西”,希腊文将其引申为“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柏拉图在《国家篇》最后一卷的一篇序言里对理念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凡是若干个体有着一个共同名字的,它们就有着一个共同的“理念”或“形式”,这样柏拉图就给“理念”赋予了特殊的涵义,理念即现实世界的原型、范式、本原,是唯一真实的存在,理念是独立于物质世界之外的存在。例如当我们说到“马”时,我们没有指任何一匹马,而是称任何一种马。而“马”的含义本身独立于各种马(“有形的”),它不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因此是永恒的。可是某一匹特定的、有形的、存在于感官世界的马,却是“流动”的,会死亡,会腐烂。这能够作为柏拉图的“理念论”的一个初步的解说(2)理念的分有说和模仿说柏拉图的理念从感性认识中抽象提炼出来,理念作为真实的存在,是可见事物的本质,是可见事物的产生、运动、变化的动因,是可见事物追求的对象,但理念又是绝对独立于可见事物,与之彼此分离。那可见事物如何从理念世界派生出来,理念又如何塑造可见事物?于是柏拉图提出了“分有说”和“摹仿说”:1、“分有”。柏拉图认为,可见事物之因此存在是因为它们分有了同名的理念,正如美的事物之因此是美的,是因为美本身即美的理念,为它所分有。2、“摹仿”。可见事物因摹仿理念而存在,被摹仿的理念是绝正确,由摹仿而产生的可见事物则是相正确。以桌子为例,柏拉图认为存在三种桌子:作为理念的桌子、可见的桌子、画家所描绘的桌子。这三张桌子中,只有作为理念的桌子才是唯一真实的实在;可见的桌子因摹仿理念而存在,是理念的摹本或影像;而画家所绘的桌子是对可见桌子的摹仿,是可见桌子的影像;桌子的理念是永恒存在的,画中的桌子与可见的桌子则处在生灭变化之

柏拉图的理念世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百遍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20-03-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