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大自然人是大自然之子,自然界是人类生命之源,亲近大自然,本来是人的本性。 有位外国的教育家说得好:“大自然是世界上最有趣的教师,它的教益无穷无尽,然而,世界上有很多孩子却没有机会与这位教师亲近,实在遗憾。”周末,吃过晚饭,带着孩子漫步在乡间的小路,女儿看着路边的蒲公英花惊喜地喊道:“妈妈,蒲公英花,!” 儿子立马跑过去,“妈妈,这是什么?”我说:“这是蒲公英的种子,风一吹,他们就会飞走。”女儿高兴地背起了在幼儿园学过地童谣:“草地上,风儿吹。蒲公英,打瞌睡,梦见怀里小宝宝,变成“伞兵”满天飞。”我很高兴和孩子们一起亲近大自然。我一直觉得,生长在乡下的孩子,他们的童年经验更有价值,他们知道各种生命的不同;知道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知道四季轮回,悄悄更替。而生活在城里的孩子,虽然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但是,他们远离大地,没有亲近过生命,没有亲近过自然,连脚下的道路都不是泥土做的。他们怎能听得懂溪水,流泉?怎能分得清桑树、白杨树?又怎能知道各种树木的名称?城里的孩子无非是跟一些没有生命的东西打交道,玩具,电视,电脑成了孩子的玩伴,所以他们体验不到生命的浩大和壮美。现在,不少家长认为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就要让孩子多写、多算,繁重的学习课程把孩子的空间填得满满的,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时间和机会去亲近大自然,丧失了认识大自然的本性。殊不知,对孩子来说,最好的老师就是大自然。在温暖而美丽的日子里,多带宝宝出去走走,呼吸新鲜空气并接受阳光的沐浴,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天性,也能让孩子在大自然中学到很多东西。 养是育的物质基础,育是养的目标导向,目前孩子缺少的不是物质和知识,而是一颗感恩的心和对大自然的认识,为人父母的在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和文化教育时,不要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我很不赞成让孩子过多的去学什么所谓的特长,让孩子整天忙于学习,渐渐地孩子的纯真就会被过重的学习负担埋没,孩子的童趣、童真、童心家长应当要精心保护,不能磨灭,不能
亲近大自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