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艾滋病人护理中自我防护.doc基层医院艾滋病人护理中自我防护关键词艾滋病护理防护自2002年9月〜2006年5月,我院感染科已收治确诊艾滋病人16例,其中男6例,女10例,年龄22~47岁,平均32岁。可能的感染途径为:有卖血输血史10例,可能经性传播途径感染3例,原因不明3例。除了前10例外,其余6例均有外出务工史。如何在做好艾滋病人护理的同时,保护好自己,成为摆在每个感染科护士面前的问题。做好护理中的防护重视洗手:院内感染99%来自于非芽胞细菌[1]。从实际出发在洗手池前张贴六步洗手法图画,提示及时洗手的条幅,备快速手消毒剂,强调操作前后洗手,脱手套后洗手,下班前洗手,回家后先洗手,防止病从手入。减少损伤: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资料显示,截至2000年底美国医务人员中已有57人被确诊感染艾滋病毒(24人是护士),其中48人是由皮肤刺伤而造成感染的[2]。①提醒医务人员进行侵袭性操作时,必须保证足够的光线。防止针刺伤,对躁动病人进行护理时,应二人配合进行。②锐器放入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内焚烧处理。禁回套针头,不用手直接接触用过的针头、刀片(用止血钳夹取),拔出的输液针头就地处理(病房内放锐器盒),用过的注射器、输液器、废药瓶、手套全部焚烧处理。③加药时注意保护好手,开输液瓶加药时敲平瓶盖处遗留的毛刺,用消毒过的头胞曲松钠药瓶掰5~10ml的注射液药瓶[3],或加药时戴手套,以减少手的损伤。④推荐用静脉留置针为病人输液,以减少接触病人血液的机会。⑤采血用真空采血管,采血管外不得污染并有特殊标记,化验单不能缠绕试管。⑥能口服给药者不用静脉途径给药。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认定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无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黏膜,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暴露后的处理:①皮肤意外接触到血液/体液,应立即用肥皂和清水冲洗。②血液/体液意外进入眼睛、口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③若皮肤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立即将伤口用肥皂和清水冲洗,从四周向伤口处挤出残血,用碘酒、75%酒精擦拭消毒。并尽快向主管部门报告被污染针头刺伤的情况,尽早采取相应措施。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病人用过的卫生纸、引流袋放入双层黄色塑料袋内焚烧处理,其呕吐物、尿液等液体污物加入含氯消毒剂(使混合液中有效氯达到lOOOmg/L)作用30分钟后弃去,便器终末焚烧处理。病人用过的被罩、大单放入双层黄色塑料袋内。附上明显的标示,告知洗衣房专门消毒处理。被芯、褥子
基层医院艾滋病人护理中自我防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