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图》《洛神赋图》简介中国东晋绘画作品。作者顾恺之。原作已佚,今存有宋代摹本5卷,皆绢本设色,分别藏于中国大陆、台湾台北及美国。、,藏故宫博物院;另一纵26厘米、横646厘米,藏辽宁省博物馆。该图以三国魏文学家曹植的《洛神赋》为依据,描绘了作者对洛水之神宓妃的爱慕以及神人殊隔、不能交接的惆怅。作品将不同情节置于同一画卷,洛神和曹植在一个完整的画面的不同场景中反复出现,以山石、林木及河水等背景,将画面分隔成不同情节,使画面既分隔又相联接。图中山石、林木,反映了早期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和面貌。画面和谐统一,丝毫看不出连环画式的分段描写的迹象。作品线条,前者飘逸,人物动态委婉从容,后者人物形体较低矮,线条圆转短拙,色彩较浓丽。画家简介顾恺之(348—409)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义熙初官散骑常侍。博学多艺,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凡人物、佛像、禽兽、山水皆能。时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画师法卫贤,行笔细劲连绵,如春蚕吐丝,行云流水,出之自然。画人物尤善点睛,自云:“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六朝人口语“这个”,即指眼珠)之中。”唐张彦远评其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精通画论,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等书行世。他提出的“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著名论点,对中国绘画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课件PPT(演示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