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远程教育为引导,使村旧貌换新颜——大许镇后王村示范站点申报材料铜山区大许镇后王村位于县城东侧,离县城约35公里处,323省道和陇海铁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总人口2124人,5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正式党员52人。从2009年7月村里配置电脑以来,党员远程教育工作开始展开,我村围绕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和新农村建设,以学用成果转化为核心,加大了远程教育硬件设施投入,以远程教育为引导,着力解决技术操作、技能培训、群众科技知识培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远程教育计划、定期安排远程教育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开展远程教育,取得一定成效。一、加强领导、落实资金,为远程教育开展打好基础。村两委对远程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位,坚持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与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列入后王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了以党支部书记王茂元为组长的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两委成员罗贤辉专门负责远程、电教的管理和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工作职责落实。投资36万元兴建了村委会办公室和宽敞明亮的远程教育、电教室,切实为远程教育、电教工作提供了优美的环境,切实成为我村学科技、增本领、奔小康的重要手段和主渠道,有效提升了远程教育、电教工作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二、活动经常、分类施教,发挥远程教育的培训优势。村党支部利用终端接收站点在周五、周六定时强化对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培训,改变了过去党员、干部集中学习枯燥乏味的状况,组织党员干部群众观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农村党建》、《农村纠纷的解决机制》、《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等专题讲座,凝聚了人气,鼓舞了人心,做到了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党员参与率达90%以上,取得了一定成效。针对党员、干部、致富能手、农村经纪人、农村专业户、妇女、青少年等不同人群的需求,适时安排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农村实用技术、市场信息、致富经验、农村卫生、计划生育、科普知识、文化体育、公民道德等方面的教学内容,每月确定一个主题,开展有针对性的远程教育技能培训,使不同层次的党员干部群众受到教育。三、培养典型,以点带面,远程教育取得成效远程教育的成效主要是提高了党员干部群众素质,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了各项工作开展。1、远程教育转变了群众的生育观念。远程教育工作的开展,党员干部群众通过观看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及相关知识,随着群众政策知晓率的不断提高,观念逐步转变,计划生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有56户申请办理独生子女证,二0一0年被县委授予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村”称号。2、远程教育密切干群关系,提高群众致富本领。通过村党支部组织远程教育培训,我村涌现出了大批的种植、养殖示范户,如优质大蒜、景甜甜瓜、黄冠梨、肉鸭养殖。该村村民闫奎松,通过村远程教育节目的学习不仅自己养殖上万羽肉鸭,搞起了肉鸭深加工,而且还带动了村里的几个年轻人扩建了20多个肉鸭养殖大棚,提高了致富本领,增加了收入。同时使党员群众了解了国家的相关法
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双创双争”示范站点申报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